-
2017年中國油價與煉油價差走勢分析
2018/4/25 11:41: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發改委員2013年3月26日公布成品油價格機制: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企業實際原油采購成本,低油價下受益。油價上漲時,會有庫存收益。煉油對發改委員2013年3月26日公布成品油價格機制: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企業實際原油采購成本,低油價下受益。油價上漲時,會有庫存收益。
煉油對應主要產品的價差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石腦油與原油關聯性分析
石腦油與原油關聯性高。整體是低油價下,裂解乙烯盈利良好。
乙烯投資門檻高,下游需求旺盛。目前全球乙烯需求量1.45億噸,商品量僅400萬噸/年,價格杠桿十足。乙烯在全球范圍內需求增速與GDP同步,尤其是來自聚乙烯的下游需求旺盛。
石腦油裂解乙烯價差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低油價背景下,亞洲石腦油路線乙烯具備成本優勢
北美和中東地區的乙烷路線生產乙烯仍是成本最低位置。但乙烯相對難以運輸,如以衍生品聚乙烯進入中國的關稅相對較高。
煤化工路線主要取決于煤炭的成本,操作成本以及折舊相應較高。對于裝置運行穩定性,以及整體工藝路線選擇要求高。
沿海地區外購甲醇MTO的成本相應最高。
不同路線乙烯完全成假設(到港華東)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油價上漲促使煤制烯烴產能釋放
截至2016年底,煤(甲醇)基烯烴裝置的聚烯烴產能1162萬噸,共24家生產企業,合計41套裝置, 占聚烯烴總產能的28.7%,丙烷脫氫裝置聚烯烴產能471萬噸/年,占聚烯烴總產能的11.6%。
油價與烯烴成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煤炭價格與烯烴成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甲醇價格與烯烴成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三大石油公司2017年Q3上游板塊業績走勢分析
埃克森美孚的對于上游的資本開支未來增加。BP和殼牌仍然延續下滑。
埃克森美孚上游利潤以及資本開支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殼牌上游利潤以及資本開支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BP上游利潤以及資本開支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5、三季度國際石油巨頭業績大幅好轉
2017年Q3,七大石油公司凈利潤總和同增59%,環比增51%。其中BP、殼牌的業績出現大幅改善。
油價上漲:上游彈性大于下游彈性。下游產業鏈業績相對穩定。
全球能源巨頭季度凈利潤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6、石化產能周期低成本原料推動or 需求拉動
乙烯項目具有明顯的周期性,FID至投產一般要經過5年以上的時間。
整體而言,乙烯的產能驅動主要是由于低成本的原料。
全球乙烯產能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