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我國房地產政策下棚改投資額顯著提升
2018/5/9 9:53: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國家對于三四線城市長期確實存在城鎮化提升空間的考量下,為了解決短期的商品房庫存過高、部分城市存在過度建設、資源浪費的問題,采取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為已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農民解決住房問題,將城市周邊農民引入進城,從而消化商品房庫存、提高基礎設在國家對于三四線城市長期確實存在城鎮化提升空間的考量下,為了解決短期的商品房庫存過高、部分城市存在過度建設、資源浪費的問題,采取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為已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農民解決住房問題,將城市周邊農民引入進城,從而消化商品房庫存、提高基礎設施的利用率。
以人口大省山東省為例,山東省年均棚改套數為70萬套,2015年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大幅提高4pct,2017年完成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280萬人。2015-18年山東省棚改開工套數分別為53.4/80.4/76.4/68.0萬套,(常住-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從2014年的11%下降至9%,為2010年以來首次下降。據山東省統計局顯示,2017年完成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280萬人,目標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較2014年提高7pct,累計將有逾1千萬人獲取城鎮戶口。
以發展水平較低、國家扶持力度較大的中西部省份貴州省為例,2015-17年貴州省棚改開工套數全國前三,年均開工43萬套。2014年貴州省城鎮戶籍人口占比僅為16.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pct,較2020年目標43%仍有近30pct的差距,(常住-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值為23.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5pct,預計未來棚改力度不會減弱,將是未來國家新型城鎮化的重點扶持區域。
2016-17年三四線商品房熱銷行情以央行發放PSL為國開行發放棚改貸款提供資金、貨幣化棚改比例上升為基礎,疊加一二線城市比價效應,帶動三四線銷售增速上升。2015-2017年原計劃開工棚戶區改造1500萬套,后調整為1800萬;2017年5月國務院確定2018-2020年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12月住建部定下2018年改造580萬套的目標,超出此前市場預期(500萬套),較2017年600萬套微微下滑,預計將實現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降溫。
抵押補充貸款PSL發放量與三四線銷售增速高度相關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官網報道,十八大國開行累計發放棚改貸款超過3.4萬億,扣除2012-2016年發放額2.3萬億元,預計2017年發放棚改貸款逾億萬元;農發行2017年全年棚改貸款審批額超過6000億元,投放額超過4000億元。2017年PSL新增發放額6350億元,2018年1-2月發放2230億元,考慮到地方行墊資、資金發放存在時滯的問題,國開行與農發行使用了約6千至8千億元的自有資金用于棚戶區改造。
國開行、農發行以自有資金發行棚戶區改造貸款總額逐漸走高(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財政部公示,截至2018年1月棚戶區改造PPP存量項目數為280個,投資額為5000億元。入庫PPP項目狀態分為識別、準備、采購和執行四個階段,其中執行階段投資額可以確認為落地投資額。預計約三成項目為執行階段,剩余七成項目為待執行階段,即約3500億PPP項目投資額待確認。此外,財政部正在研究擴大發行棚改專項債、扶貧專項債等相關債券。由此我們認為僅看PSL新增資金量會低估棚改整體的規模,應該將其他融資渠道的變化也納入跟蹤范圍。其次,目前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在50%-60%區間,預計難有提高空間,且部分省份降低或取消了貨幣化安置的獎勵比例,提高了實物安置比例。由此削弱了對商品房銷售的拉動效應,但是由棚改帶動的開發投資額依然能維持高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