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鋰電池行業運營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2018/5/16 12:13: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受益于政策引導、產業規劃和優惠補貼多重因素驅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近年來迎來了飛速的發展。雖然因騙補行為導致補貼政策進行了較大調整,其中客車補貼平均下滑約40%~60%,乘用車及專用車下滑約 20%~30%,并導致推廣目錄推翻重申。 2017受益于政策引導、產業規劃和優惠補貼多重因素驅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近年來迎來了飛速的發展。雖然因騙補行為導致補貼政策進行了較大調整,其中客車補貼平均下滑約40%~60%,乘用車及專用車下滑約 20%~30%,并導致推廣目錄推翻重申。 2017 年隨著新目錄的持續落地,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呈現出逐月走強的趨勢。2017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的總銷量 39.8 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 37.7%,其中純電動汽車比上年同期增長 50.1%、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上年同期增長 0.6%,預計全年銷售有望達到 70 萬輛。 從目前政策來看, 2018 年補貼相較 2017 年持平, 2019-2020 年相較 2017年再退坡 20%,然后補貼退出。后面雙積分政策實施落地,新能源車銷量長期無憂。
新能源汽車銷量(年)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能源汽車銷量(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能源車快速放量帶動今年前三季度動力電池產量共計 32.02Gwh,同比增長 42.1%。 2016年全年動力電池出貨量為 29.39Gwh,今年前三季度的產量已超去年全年,產量的快速釋放的原因是電池企業近兩年的快速擴產的結果, 企業均選擇行業爆發時點搶占前期市場資源。
2016~2018 年我國動力電池產能分別為 63.5Gwh、101.3Gwh和 129.4Gwh,產能同比增長分別為 123.4%、 59.2%和 27.7%。
2016~2018 年我國動力電池的需求為27.2Gwh、 34.452Gwh 和 50.82Gwh,需求同比增長分別為 71.07%、 26.65%、 47.46%。 從產能的角度來看, 目前產能的擴張速度高于動力鋰電池的增速, 但這種增速之間的剪刀差會呈現出逐步收窄走向均衡的趨勢。
動力電池企業產能規劃
公司2016 年末產能(Gwh)2017 年末產能(Gwh)2018 年末產能(Gwh)總產能三元磷酸鐵鋰總產能三元磷酸鐵鋰總產能三元磷酸鐵鋰CATL945168825`6.09比亞迪122101661018810國軒高科5.523.583511.56.55億緯鋰能4.313.3963963沃特瑪80.27.816.20.21618.20.218其他20.214.55.728.921.77.238.529.39.2合計63.525.737.5101.347.953.4129.47158.4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元電池優勢明顯高端鋰電市場稀缺。相較于磷酸鐵鋰、鈷酸鋰和錳酸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NCM、 NCA)具備電壓平臺高、能量密度高、振實密度高、電化學穩定、循環性能好等特性,在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 減輕用戶續航里程憂慮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同時還具有放電電壓高,輸出功率比較大,低溫性能好,可適應全天候氣溫等優點。
鋰電池特性比較
項目鈷酸鋰(LCO)錳酸鋰(LMO)磷酸鐵鋰(LFP)鎳鈷錳酸鋰(NCM)鎳鈷鋁酸鋰(NCA)分子式LiCoO2LiMn2O4LiFePO4LiNixCoyMn1-x-yO2Li(NiCoMn) O2電壓3.73.83.33.63.7比容量(mah/g)150120150160170能量密度(wh/kg)--130160-220220-250循環次數500300200010001000安全性差優優較好差成本高低低較高高優點充放電穩定,生產工藝簡單價格低,安全性好高安全性,環保長壽循環性好低溫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缺點鈷價格昂貴,循環壽命低能量密度低低溫性能差,放電電壓低鈷價格高高溫性能差,技術壁壘高使用情況少少普遍普遍普遍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動力鋰電池產能過剩的趨勢比較明確, 在動力電池的技術走向中,三元正在成為大趨勢。我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方面是政策推動,如科技部要求到 2015 年能量密度達到200wh/kg, 2020 年達到 300wh/kg。二是用戶需求,小型化、長續航里程將成為電動車的未來主導方向,三元體系正式滿足了這樣的需求。而隨著三元電池價格進一步下降,磷酸鐵鋰在價格上已無多少優勢。 專用車三元電池的解禁進一步推動了三元鋰電池發展。我們認為無論政策導向還是下游要求,均進一追求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我們認為三元電池的推廣將進一步提速, 中期將是低鎳 NCM 占優,長期看高鎳三元 NCM、 NCA 占比將不斷提升。
動力電池需求預測
動力源車型分類2014A2015A2016E2017E2018EEV 產量乘用車3.7814.325.3239.2558.87客車1.1510.3510.0311.1712.15PHEV 產量專用車0.414.454.3410.6621.4乘用車1.676.358.5211.9316.1客車1.382.461.822產量合計/萬輛8.3937.95075110.52動力電池總需求/GWH3.8815.9327.234.4550.8三元電池總需求/GWH—4.296.6513.7822.86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擴產角度來看, 三元電池技術壁壘高,高端三元產能擴產更慢,擴張效果不達預期非常普遍。2017 年 1 月,特斯拉宣布與松下聯合開發的新型 21700 電池開始進入量產,宣告動力電池正式進入 21700 時代,這款全球首發的 21700 電池將在超級工廠生產。 2017 年年 8月 4 日,國家標準委員會公布的 GB/T34013-2017《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中,明確地將 21700 規格尺寸列入其中。相比較 18650 型電池, 21700 具有顯著優勢: 1) 保持了 18650 型電池的高可靠性和穩定性; 2)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升約 20%: 目前特斯拉生產的 21700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約300wh/kg,相比較現有的 18650 電池系統 250wh/kg 提高了 20%。 3) 單體電池容量提升帶來的數量減少,從而使結構件、導電連接件等配件數量相應減少,整個系統成本下降約 10%; 4)配件數量的減少使得電池系統減少 10%左右的組件和重量,提升其能量密度。
特斯拉 18650 電池和 21700 電池比較
電池類型三元三元型號1865021700正極NCANCA負極石墨石墨(含硅碳)能量密度233Wh/kg300Wh/kg電池容量40/60/85kwh65-75 kwh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與動力鋰電池能量密度正比例相關。 在電池材料體系沒有巨大突破的情況下,21700 電池是獲得更高的有效容量的趨勢。在今年第八批推廣目錄車型中,已有搭載了三元 21700 電池的兩款純電動廂式運輸車進入目錄。 從供給來看,目前市場上 21700 的產能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國內當前 21700 電池的性價比還不足,裝配產線配套等方面與國外企業還有差距。我們認為隨著國內設備企業以及零配件企業的快速跟進, 21700 電池的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同時 21700 電池在 PACK 成本方面的優勢也會體現。根據 2020 年的 300Wh/kg 的目標,多家電池企業和研究機構都已有所布局,技術的快速迭代將使得大部分企業在加速跑中逐漸落伍,而具備整體研發實力的動力電池企業將從中勝出。根據目前的技術路線,我們認為短期內三元電池仍將是提高能量密度的關鍵,中期看富鋰錳基的技術突破,遠期方向是鋰硫電池。
動力鋰電池發展路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負極材料在提高電池的容量以及循環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常將鋰電池負極材料分為兩大類:碳材料和非碳材料。其中碳材料又分為石墨和無定形碳,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間相碳微球和軟炭(如焦炭)等;非碳負極材料有氮化物、硅基材料、錫基材料、鈦基材料等。從技術來講,石墨的克容量為 372mAh/g,性能逐漸趨于理論極限值。負極材料的發展是高比容量、高充放電效率、高循環性能和較低成本,其中硅碳復合材料的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特斯拉發布的 Model 3 就采用了硅碳負極作為動力電池新材料。通過在人造石墨中加入 10%的硅基材料,特斯拉讓電池容量達到了 550mAh/g 以上,電池能量密度可達 300wh/kg。采用鈦酸鋰負極材料的動力電池具備快速充點、循環壽命長及安全性高等特點,因此該負極材料在公交領域得到了較大的關注。
負極材料比較
系列類別比容量首次效率快充特性安全性碳系負極天然石墨340~37090%一般一般人造石墨310~36093%一般一般中間相炭微球300~34094%一般一般非碳負極石墨烯400~60030%差一般鈦酸鋰165~17099%最好最高硅基80060%差差錫基60060%差差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