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天然氣行業需求及未來供給狀況分析
2018/5/16 12:13:4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2017 年需求超預期需求受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增速持續回暖。天然氣作為替代能源,消費增速受價格因素影響明顯。2015 年 11 月下調非居民用氣價格 0.7 元/方,刺激天然氣消費量顯著回升,2016年增速回升到 7%。2017 年以1、2017 年需求超預期
需求受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增速持續回暖。天然氣作為替代能源,消費增速受價格因素影響明顯。2015 年 11 月下調非居民用氣價格 0.7 元/方,刺激天然氣消費量顯著回升,2016年增速回升到 7%。
2017 年以來,受益油價上漲、天然氣價下降、煤改氣政策等多因素推動,天然氣消費增速快速回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 年 1-9 月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速 18.4%。
重新核定管輸費,再度下調價格,凸顯提消費意圖。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時發出《關于核定天然氣跨省管道運輸價格的通知》和《關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的通知》。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 0.1 元/方。根據發改委披露的《13 家天然氣管道運輸企業成本監審信息表》,在企業上報的 2016 年成本基礎上,發改委給予了-40%~+2%幅度不等的調整,加權平均成本核減幅度在 16%。
根據《天然氣“十三五”規劃》,到“十三五”末,天然氣消費力爭占到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8.3~10%,即 2990~3600 億方/年。相對于 2016 年天然氣消費量 2064 億方,2017~2020 年 CAGR=13~20%。
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回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17/18 冬季氣荒已現,未來幾年可能持續上演
2017年以來天然氣超預期消費增長,以及儲氣調峰設施不足,進入秋冬季之后出現天然氣季節性供給不足。
2017年8月,環保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強化督察方案》。環保部將于2017年9月1 日至2018年3月29日,分兩個階段共 15 輪次,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2+26”城市)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任務進行督察。
“2+26”大氣污染傳輸通劃定后,主要相關城市均出臺了煤改氣鼓勵補貼措施。河北省設立“禁煤區”,2017 年11月起,禁止使用燃料煤炭,嚴禁新建以石油焦為燃料的發電項目。
對煤改氣拉動效應的估算:2017~2018 冬季,煤改氣執行力度嚴格,將對北方冬季供氣造成一定壓力。估算北方煤改氣拉動天然氣消費量170 億方,相當于是煤改氣六省(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冬季天然氣消費量約 40%。
3、氣源方及 LNG 產業鏈受益
2017年入秋以來,LNG價格快速上漲,管道氣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浮。進口 LNG 前 9個月同比大幅增加 43%。天然氣行業從“供過于求”到“季節性供不應求”背景下,利好上游的天然氣勘探開發企業、LNG 液化工廠、LNG 接收站、及有低價長協的進口貿易商。
(1)上游勘探開發企業,以中國石油為例,2017 年上半年天然氣管道板塊實現經營收入139 億元,平均盈利 0.14 元/方(其中進口氣部分為虧損)。17/18 年冬季門站價上浮幅度較大,預計 17Q4 和 18Q1 將有 0.07~0.14 元/方增厚幅度。
(2)LNG 液化工廠,以新疆液化工廠為例,估算目前單位凈利在 0.43 元/方。相較過去兩年持續虧損狀況,出現明顯改善。
(3)LNG 接收站,受益進口量增加帶來的周轉率提升。對于一個 200 萬噸/年接受能力的接收站而言,假如利用率從 50%提升到 70%,則估算凈利潤水平從 1.7 億元/年,提升到 3 億元/年。
(4)LNG 進口貿易商,假如有相對低價的進口長協,亦將受益國內天然氣漲價。2010年之前,以及 2015 年之后簽訂的進口 LNG 長協,因當時國際供需格局比較有利,其合約條件相對較好。
LNG 液化工廠出廠價(元/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LNG 液化工廠盈利估算(元/方)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 LNG 進口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