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軍用機械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8/5/18 12:13: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從黨的十六大一直到剛剛勝利召開的十九大,軍隊機械化頻頻被提起,2012年的十八大報告首次為解放軍機械化的基本實現確定時間表,在2020年基本實現軍隊機械化是黨中央對解放軍提出的發展要求。我國軍隊機械化程度與美國相比存在差距,,需要發展與國防從黨的十六大一直到剛剛勝利召開的十九大,軍隊機械化頻頻被提起,2012年的十八大報告首次為解放軍機械化的基本實現確定時間表,在2020年基本實現軍隊機械化是黨中央對解放軍提出的發展要求。
我國軍隊機械化程度與美國相比存在差距,,需要發展與國防需求相適應的機械化部隊。根據美國國防部數據,美軍現役部隊人數146.093萬人,其中陸軍50萬人;根據數據,美軍共有5884輛坦克,41062輛裝甲戰車,平均下來,美軍每每10名士兵擁有一輛坦克或裝戰車;我國坦克6457輛,裝甲戰車4788輛,陸軍85萬人,平均下來,我軍每每75名士兵擁有一輛坦克或裝甲戰車。我軍與美軍的機械化水平存在差距。我國應集中資源發展與國防需求相適應的機械化軍隊。機械化軍隊的“快速反應”與各戰略位置的兵力密度相匹配,在打擊敵人時,有靈活的指揮、足夠的機動性能與火力壓制便可。
我國陸軍裝備數量位居世界前列。根據數據,2017年我國坦克數量6457輛,排在俄羅斯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在陸軍各型火力裝備中,除了裝甲戰車數量低于美國外,坦克、火炮、火箭發射系統等裝備數量均與美軍相當。
世界主要國家坦克數量(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陸軍主力機械化裝備在性能上與美國相當。美國機械化部隊的主力當屬M1A2主戰坦克、M2步兵戰車、AH-64攻擊直升機、愛國者導彈等等。
我國99A主戰坦克主要技戰術指標(火炮、精度、裝甲防護、機動性等)達到或超過與美國M1A2;我國04A步兵戰車提升了防護力,整體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直-10和AH-64在載彈能力與續航能力這對矛盾指標上各有優勢,總體上直-10性能與AH-60差距不大;紅旗-9采用了相控陣雷達,性能上超越愛國者系統。
美國M1A2主戰坦克(第三代主戰坦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軍最新99A(99改進型)第三代主戰坦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軍隊信息化建設是在信息化戰爭需求的牽引下,利用信息成果使軍隊具有實時獲取、處理、傳輸、利用信息,準確攻擊目標的能力,最終建成信息化軍隊的活動。軍隊信息化與機械化是相輔相成的,信息化的發展必須建立在機械化的基礎之上。信息化戰爭有五大重要特點:信息為主、系統抗衡、精確作戰、空間多維、多法保障。
信息為主:信息化戰爭的核心則是信息,通過信息掌握敵要害—或是首腦人物、或是重要資源、或是要害設施,隱藏我方要害,使用精確武器然后一擊致命;
系統抗衡:信息化戰爭的對戰雙方均是以精密結構組織起來的系統單位,戰爭是兩個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抗衡;
精確作戰:信息化戰爭下,超視距、多目標的精確打擊成為新的要求,精確作戰的出現使得交戰雙方力求短時間、低成本高效贏得戰爭,同時更加注重附加傷亡。
空間多維:傳統空間中的作戰半徑得到擴大,并且電磁空間、網絡空間、宇宙空間等等都被納入戰場范疇;
多法保障:隨著戰爭持續時間急劇縮短,在時間上強調快速動員,在內容上重視信息動員,在方法上突出預儲預置,以滿足戰爭對快速保障的需求。
信息化戰爭的五大特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信息化武器裝備是指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等現代高技術,具備信息探測、傳輸、處理、控制、制導對抗等功能的作戰裝備和保障裝備。信息化裝備具有智能化、網絡化、一體化的特點
信息化武器的三類特點
特點說明智能化信息化武器采用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相應軟件,使武器部分具有人的大腦的思維功能,能利用自身的信號探測和處理裝置,自主地分析、識別和攻擊目標。網絡化利用信息網絡將單件武器裝備連接成為一個具有互連互通操作能力的大系統。一體化功能上的一體化,即過去由幾件裝備遂行的作戰職能,現在由一個武器系統來完成;二是結構上的一體化,即通過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把戰場上各軍兵種的武器裝備聯為一體,使各種作戰力量緊密配合、協調行動,提高整體作戰。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典型信息化武器裝備有三大類:信息攻防武器系統、單兵數字化裝備和指揮控制系統(即C4ISR)。而信息攻防武器系統,又包括軟殺傷型信息武器和硬殺傷型信息武器。
典型信息化武器裝備種類
種類說明信息攻防武器系統軟殺傷型信息武器以計算機病毒武器為代表的網絡攻擊型信息武器和以電子戰武器為代表的電子攻擊型信息武器。硬殺傷型信息武器信息化彈藥各種制導彈藥,包括導彈、制導炮彈、制導炸彈等。其精度比傳統彈藥大為提高,效費比不可同日而語。信息化作戰平臺裝有大量電子信息設備的高度信息化的作戰平臺,信息化彈藥的依托。比如信息化的飛機、艦艇、裝甲車輛等。指揮控制系統(C4ISR)是戰場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系統的簡稱,是軍隊的神經中樞,能把眾多的武器平臺、軍兵種部隊和廣大戰場有機聯系為一個整體,充分發揮整體威力。單兵數字化裝備士兵在數字化戰場上使用的個人裝備,也稱信息士兵系統。通常由單兵計算機和通信分系統、綜合頭盔分系統、武器分系統、綜合人體防護分系統和電源分系統5個部分組成。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據測算,在信息化戰場上,一門既能發射常規炮彈也能發射戰役戰術導彈的多功能火炮,相當于一個常規榴彈炮兵連的火力打擊效果。非信息化部隊進行夜戰,火炮首發命中率只有8%,信息化部隊火炮的首發命中率則可達73%。根據美軍論證,一支同等規模的機械化部隊改裝成信息化部隊后,戰斗力可提高3倍以上。
我國武器裝備信息化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根據數據,2010年,美陸軍信息化裝備超過裝備總量的50%,海空軍裝備的信息化程度已達70%以上;而我軍武器裝備信息化水平總體上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中美軍隊信息化程度對比
對比項目中國美國軍用衛星數量20顆超過100顆實現陸軍數字化時間預計2050年2010年戰術電臺滲透率不足30%200%地面戰術電臺數量超過25萬110萬陸軍信息化裝備占比剛起步50%(2010年)海軍信息化裝備占比剛起步70%(2010年)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在統軍事信息系統C4ISR屬于起步階段。根據英國今日中國防務網站2007年9月的披露,我國C4ISR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但仍處于起步階段。
領域進展情報、監視和偵察正在加強其可能的作戰區域的戰場感知能力,其手段包括地面、空中、海上和空間在內的情報、監視和偵察系統;包括新的空間系統、機載預警和指揮系統飛機、遠程無人機和各種雷達系統,這些裝備增強了對東太平洋地區軍事目標活動的探測和監視能力。指揮和控制已經構建了一個指揮網絡,能夠上、下傳輸指令和信息,在國家級和戰區級為決策者溝通指揮和傳遞情報;這個網絡還是被認為落后于能綜合和控制復雜的聯合軍事作戰的西方標準化指揮網絡。電子戰已為適應高技術條件下本地戰爭的需要,實現了主動防御關鍵組成部分的電子戰能力;正在采辦現代化的技術改進其攔截、探測和干擾能力,通過新組建的電子戰分隊實地試驗最新的電子系統和新的作戰概念。信息戰正在積極地探索電子戰的理論,并且將逐漸發展一支由“網絡士兵”組成的部隊,能夠做到在涉外網絡上一旦出現中國的電訊、指揮和信息網絡受到攻擊時,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據美國官方資料統計,90年代以來,美國對外出兵達60次,平均每年5次。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開始,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一直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短短12年的時間內,美軍的信息戰能力上了一個大臺階。
美軍三場戰爭標志著信息化軍隊的三種階段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國防信息化開支將破千億。根據數據,2015年我國國防裝備總支出約2927億元,其中國防信息化開支約878億元,同比增長17%,占比為30%。《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指出,我國國防軍費1/3是武器裝備費,據此估計2017年,我國裝備費將達3400億元,按照占比33%計算,則國防信息化開支將破千億。
2025年預計國防信息化開支比例將達40%。根據數據,2025年中國國防信息化開支將增長至251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1.6%,占2025年國防裝備費用(6284億元)比例達到40%。
2017-2025年中國國防裝備費用及國防信息化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2025年中國國防信息化開支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陸軍信息化作戰平臺在技術性能上與美國并駕齊驅。美軍建立的數字化部隊主力裝備主要M1A2主戰坦克、M2步兵戰車、AH-64攻擊直升機、愛國者導彈等等,均采用了數字化通信、火控系統,具有了新的戰術性能。我國也有了與之戰術功能相當的主戰裝備,如被稱為“陸戰之王”的ZTZ99A型主戰坦克、04A步兵戰車、8*8輪式步兵戰車、05型兩棲步兵戰車、武直-10、紅旗-9。隨著我軍新裝備的研制成功和批量生產,我軍想要解決陸軍的機械化問題,更多的是要增加投入,以新換舊。
高性能主戰裝備的比例仍然較低,數量不足。2020年實現機械化需要做更新換代的努力。99A型主戰坦克是目前中國最先進的主戰坦克,是我國在第三代99式主戰坦克的基礎上研制的最新型主戰坦克,其作戰能力與美國最先進的M1A2主站坦克相當。根據報道,中國只有124輛99A坦克,而美國則有3000輛M1A2主戰坦克。
我國武裝直升機數量約有801架,位居世界第3位,占世界武裝直升機總數的4%。根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直升機總數將達72個團,按24-28架/團來估算,總數量在2000架左右,是目前數量的2.5倍,由此推測未來軍用直升機有1200架的需求空間。
防空導彈系統中,的老式的HQ-2比例仍然很高。HQ-9系列是中國研制并裝備的性能最為先進的第三代防空導彈系統,采用相控陣搜索/火控雷達,具備在復雜干擾條件下高效對抗大規模空中襲擊的能力。據俄羅斯軍事評論網的報道,在中國現役的防空導彈系統中,目前共裝備有110-120個營的HQ-2、HQ-61、HQ-7、HQ-9、HQ-12、HQ-16、S-300PMU、S-300PMU-1和S-300PMU-2等型號的防空導彈系統,共有700套發射裝置,其中,老式的HQ-2(仿制自蘇聯的S-75)所占的比重超過了1/3。
世界主要國家武裝直升機數量及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通過整理統計官方新聞報道,2015年我國海軍有21艘水面作戰艦艇服役,數量居全球首位,其中有3艘052C/052D型相控陣導彈驅逐艦,4艘054A型護衛艦,5艘056型輕型護衛艦;根據信息,2016年新服役30艘軍艦,繼續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有1艘052D導彈驅逐艦,2艘054A型護衛艦,8艘056型輕型護衛艦。
目前,我國軍艦數量眾多,但大噸位軍艦數量仍然不足。根據統計,目前我國海軍水面艦艇共714艘,其中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35艘,護衛艦51艘,輕型護衛艦35艘。雖然在數量上我國超過了美國,但美國大噸位軍艦數量眾多,擁有航空母艦19艘,63艘驅逐艦都是“阿利〃伯克”級或者“朱姆沃爾特”級(包括“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噸位都在5000噸-10000噸。我國還在服役的老式051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只有3000-4000噸,052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在4000-5000噸,噸位都較小。最先進的052C/D型驅逐艦數量大約只有11艘,數量還不能滿足需求。隨著萬噸排水量的055大型驅逐艦下水,未來我國驅逐艦噸位將會越來越大。很多老舊艦艇超期服役,需要更新換代。2014年據俄羅斯之聲電臺網站報道,服役的驅逐艦中的16艘、服役護衛艦中的33艘是20多年前建造的。2020年要想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進展,海軍則要實現對于051型驅逐艦、035常規潛艇、037獵潛艇等老舊艦艇的替換和升級。
類別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法國英國日本韓國海上力量41535271429511876131166航空母艦191134241驅逐艦63153511464212護衛艦8651141113013輕型護衛艦081352300616潛艇7063681510111715巡邏艇1328220139174670水雷艇114631618152511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艦船的空間有限,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能集成搜索、引導、目標指示、跟蹤、識別、制導、火控等多種功能,減少了裝備的雷達數量,并且具有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容易與平臺共形等優點。052C型導彈驅逐艦是我國海軍第一種安裝四面有源主動相控陣雷達(“海之星”H/LJG346型)的戰艦,也被稱為“中華神盾”。《解放軍報》這樣評價“海之星”,“我國雷達專家一致通過了設計評審,這是一型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的相控陣雷達。”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海軍大部分現役艦艇安裝的都是無源相控陣雷達,只有下一代驅逐艦DDG-1000才開始裝備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
我國最先進驅逐艦信息化水平正迎頭趕上。052D型導彈驅逐艦合肥艦是目前中國最先進的驅逐艦,其作戰指揮中心應該代表了國產艦艇的最高水平,根據披露,其主要技術已經超越美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伯克”級驅逐艦的早期型號。根據央視公布的合肥艦的作戰指揮中心圖片,推測052D則完全采用了高分辨率、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器。相對于陰極射線管,液晶顯示器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能夠更加靈活、自定義顯示作戰信息。
我國空軍第三代戰斗機、大型運輸機數量不足。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戰斗機數量共有1528架,約為美國的一半(2785架),位居世界第2位,約占世界戰斗機總數的11%。其中三代戰斗機有564架,低于二代機數量709架,預計我國戰斗機升級換代還有一段路要走。預計未來10年二代機將逐漸被三代機、四代機所替代,并且戰斗機數量規模還會增加。
世界排名前10國家的戰斗機數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世界排名前10國家的運輸機數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近5年二代&三代戰斗機數量(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航電系統使用統一處理器對飛機上各種電子設備的信息進行統一的處理,并將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設備組合在一個組件內,且在顯示器上綜合顯示相關的參數,在各電子設備之間通過機載數據總線來傳送有關信息,從而使整個飛機上所有航空電子設備的性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目前,達三代機的航電系統占飛機總價值的比重達30%以上,隨著飛機電子化程度和性能的不斷提升,航電系統的價值比重會繼續增加。民用飛機的航電系統一般占飛機價值總量的比例在20%以上。軍用飛機的作戰能力、機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航電系統的識別、對抗、火控、顯示等系統,還要配備先進的雷達探測系統、電子對抗系統、火控系統、慣導系統、顯控系統等,這使軍機航電系統價值量大幅上升。
飛機的平均價值構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的航電研制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雖然有一定差距但基本處于同一代的水平。2006年之前,國內航電系統基本上還未應用聯合式航電系統,與國外差距較大;通過“梟龍”戰機的航空電子系統自主研發,06年實現了超越聯合航空電子系統的應用突破。目前我國航電系統技術仍在不斷提升,但在總線技術、機載雷達、光學設備、導航等等分系統上有一定差距。
我國航電系統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
差距點內容總線技術系統組成、結構機載雷達小型化、可靠性機載SAR連續穩定成像和高分辨寬測繪帶成像有差距光學設備第二代掃描型焦平面成像器和凝視型焦平面成像器技術衛星導航北斗導航系統剛剛建立電子偵察與電子攻擊系統系統的作戰效能尚未經過廣泛的實戰檢驗故障診斷與自動測試系統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敵我識別非協作敵我識別方面,差距在目標特性數據庫的建立和有效性判斷方面傳感器綜合技術總體研究、規范標準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J-10B戰斗機對雷達系統進行了升級,是我國首型裝配AESA的戰斗機。新浪軍事網站稱,新研制的J-10C多用途戰斗機將裝備更為先進的雷達設備,我們推測會是AESA。該雷達較J-10雷達有更大的探測距離并具有同時跟蹤12個目標,并打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
的能力。根據消息,我國J-16戰斗機已經裝備第二代AESA,連同J-20上裝配的第三代AESA,我國已經在多款新研制的戰斗機上采用了AESA。我國機的三種預警機KJ-200、KJ-2000和KJ-500的機載雷達都用采用AESA,雷達的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預警機雷達是一種全天候戰場信息獲取手段,可以大范圍掃描搜索,目的是發現目標然后提供給友軍。KJ-200采用的是“平衡木”式機載AESA,KJ-2000和KJ-500采用的都是三面電子掃描相控陣列(ESA)雷達。相較于美軍目前的主力預警機E2和E3的機械掃描模式雷達,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說,我國KJ-2000使用的雷達是現役世界上最先進的機載雷達。
無人機是現代信息化戰爭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先進信息技術被快速應用到無人機系統。
無人機系統涉及氣動、結構、光電子、計算機、測控、飛控與導航等多個專業領域,其系統電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據統計,僅機載電子裝備在無人機平臺終究占到總重量的20%~30%,成本超過總系統的50%以上。
我國無人機成果顯著,總體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國無人機技術在國際上還處于第2梯隊,尚處在追趕世界一流水平的發展過程中,尤其與美國、以色列等無人機發展先進國家相比,僅相當于其20世紀90年代的技術水平。
我國無人機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
差距點內容外形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隱身技術動力方面需要盡快攻克無人機發動機相關技術難題控制方面需要以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依托,進一步提升我國無人機控制水平結構材料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快研制新型非金屬復合材料,以減輕無人機機身重量,提高靈活性有效載荷方面需要通過減輕有效載荷重量、提高有效載荷性能,搭載更多的儀器設備,進一步提高情報搜集能力數據鏈方面相關數據鏈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以不斷提高數據的加密、抗干擾等能力,特別是在體現先進無人機價值的軟件方面尤其需要集中力量攻關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建議關注:陸軍裝備領域:內蒙一機;
航空裝備領域:中直股份、中航飛機、航發動力;
芯片導航領域:景嘉微;
雷達領域:四創電子、國睿科技;
無人機領域:信質電機、南洋科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社交電商快速崛起 資本追逐催生萬億市場
- 下一篇:2017年中國工控行業發展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