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產業瓶頸 我國將加快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
2018/8/30 10:12:06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和電動汽車保有量一樣,超過世界總數的一半。經過多年建設,居民充電樁問題有所緩解,公共充電樁建設穩步增長,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不過,充電基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和電動汽車保有量一樣,超過世界總數的一半。經過多年建設,居民充電樁問題有所緩解,公共充電樁建設穩步增長,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不過,充電基礎設施發展仍面臨許多難題。對此,國家有關部門也采取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包括對一些充電基礎設施補貼等等,目的是加快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發展,適應新時代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充電樁需跟上市場發展形勢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我國充電設施標準體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在各種技術不斷出現,新的運營模式不斷涌現的情況下,標準體系的建立需要經歷一個漫長時間。
據了解,當前我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利用率只有12%。一些地方電動基礎設施排隊,而有些地方的設施,從建起來到最后壽命期結束卻沒無人使用,產業布局缺少科學統計依據。此外,在充電樁建設過程當中,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缺少制度銜接、完善。而由于運營商比較多,各種功能的工業APP五花八門,用戶充電體驗較差,運營商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水平亟待提升。更為關鍵的是,車企參與度較低,產業政策總體滯后,跟不上市場形勢發展。
目前,國家采取的主要應對措施旨在盡快解決上述問題,不斷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充電保障能力的措施。同時,近期也將重點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整套計劃,以此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
根據相關部門的總體目標,我國將大幅提升充電技術、充電設施產品水平,完善標準體系,優化充電設施建設布局,實現充電互聯互通能力顯著提高,充電運營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產業發展和產業格局明顯優化。基本原則是加快提升充電技術水平,加強合理布局,優化充電設施網絡。創新標準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全面提升充電設施參與度
記者從相關方面了解到,為提升充電設施產品和運營質量,下一段有關部門將全面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參與、運營維護水平,加強資源保障,要求對基礎設施采購標準,系統排查現有設施設備狀態和運營情況,合理淘汰僵尸樁,切實提升充電設施利用率。另外,整車動力電池企業將有望高度參與充電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相關企業則要嚴格落實充電樁接口和通訊協議的標準。加快跨行業合作,加快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智能充電、高效換電等研發應用,切實提升電動基礎設施的充電保障能力。
同時,優化充電設施建設布局。進一步落實地方主管部門的主體責任,推動各地加強對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重視程度,加強協調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的效率和水平。鼓勵在因地制宜,深度挖掘城市停車供電,結合停車場一體化建設充電設施,進一步落實簡化規劃審批要求,重點加強對停車場停車位的建樁,企事業單位既有停車位建樁,以及在城市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辦理速度,建立和完善充電設施建設用地及相關的管理標準、規范,明確地方建設方的管理責任。
在充電設施電力接入保障方面,充電基礎設施的接入將作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范疇統籌考慮。對用戶充電規律、充電質量、使用場景進行系統分析、預測,將充電需求納入配電網專項規劃。此外,要將電力接入作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加強居住區充電設施接入服務,政府、地方政府部門、電網企業、物業管理部門,則要落實供電線路輻射和用電容量預留,保障公交、物流等專用充電設施建設,做好配電網規劃,實現配電網建設工程和充電設施同步施工,同步接電。
鼓勵探索可持續商業模式
市場上,商業模式創新是電動汽車產業、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在沒有新的商業模式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產業、充電設施產業生存都將處于困難局面。
對此,相關部門將鼓勵探索可盈利、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鼓勵整車充電運營服務、出行服務等企業開展合作,促進充電企業和商業地產相結合,鼓勵利用清潔能源、峰谷電價等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推動車聯網、充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以此解決充電設施利用率低,運營商盈利難的問題。
據了解,下一步相關部門還將優化財政資金,以充電基礎設施補貼獎勵資金撥付和使用方式加強政策保障,并引導地方財政補貼,從補整車轉向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充電電費補貼,以及對運營企業充電服務電量實行補貼等。(記者 楊明)
轉自:中國工業報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