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知識產權嚴保護高地 支撐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0/1/22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9年,我國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知識產權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胡文輝用一句話概括總結了201“2019年,我國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知識產權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胡文輝用一句話概括總結了2019年我國知識產權所取得的成績。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20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集中發布了2019年專利、商標等年度統計數據,并分析了數據背后的新特點、新趨勢。
指標穩中有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在專利方面,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在36.1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34.4萬件,占95.4%。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位的國內(不含港澳臺)企業依次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510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883件)、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2614件)。
而截至2019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2019年,我國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6.1萬件,同比增長10.4%。其中,5.7萬件來自國內,同比增長9.4%。
2019年,共審結發明專利申請102.3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98.1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74.4萬件,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7.3個月,專利審查質量用戶滿意度指數為84.8分,保持在滿意區間。
在商標方面,2019年,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為783.7萬件,商標注冊量為640.6萬件。其中,國內商標注冊617.8萬件。截至2019年底,有效商標注冊量達2521.9萬件,同比增長28.9%。平均每4.9個市場主體擁有1件注冊商標。2019年,收到中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6491件。截至2019年底,我國申請人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有效量為3.8萬件。
2019年,共審結商標注冊申請825.3萬件,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縮短至4.5個月,超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營商環境優化
胡文輝指出,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了我國知識產權工作所取得的成績。
知識產權源頭保護能力不斷增強。剛剛我已經介紹了,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了4.8%,商標注冊量同比增長27.9%,高價值專利的審查周期和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都在壓縮,這些數據表明知識產權提質增效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從源頭上,知識產權得到了更多、更快的保護。
知識產權政策更加貼合市場需求。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專利申請的企業比重達到22.3%;2019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中企業比重達到65.0%,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穩步提升。這些都充分表明知識產權創造與市場更加貼合,知識產權政策有效地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并釋放了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
知識產權有力支撐更高水平對外開放。2019年,國外在華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5.7萬件,較上年增長6.0%;國外在華商標申請量達到25.5萬件,較上年增長4.7%。國外在華專利、商標申請量持續雙增長,充分顯示了外商在華投資興業的信心和活力。
對此,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也補充道, 2019年,全球共有186個國家(地區)的市場主體在中國申請專利商標,較上年增長12個。日本、美國、德國位居在華發明專利申請前3位;美國、日本和英國位居在華商標申請前3位。
他說, 國外在華知識產權申請數量的穩定增長,一方面表明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也與我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密不可分。2019年以來,我國先后頒布《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布《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審查提質增效工作,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平等保護中外企業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升到2019年的78.98分。可以說,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有力推動了我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也更加堅定了全球市場主體來華投資興業的信心。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保護和激勵創新的作用,打造知識產權嚴格保護的高地,為國內外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更好的環境和舞臺。
發布會上胡文輝還透露,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目前已形成初稿,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吸收專題研究、調研座談、國際咨詢等方面成果,加強對綱要制定的研究論證和統籌協調,在高質量完成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的文本編制工作之后,今年能按程序報請中央批準。(鄒潔)
轉自:中國工業新聞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