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間經濟LED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2020/7/28 10:12: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夜間成為消費的“黃金時段”。商務部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夜間經濟,即從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早上6點發生的經濟文化活動,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夜間成為消費的“黃金時段”。商務部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夜間經濟,即從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早上6點發生的經濟文化活動,成為支撐經濟增長、挖掘消費力的主要場景。
近年來,全國幾十個省市都出臺了促進夜間經濟繁榮發展的相關政策。近期,為鼓勵靈活就業和百姓消費,在夜間經濟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地攤經濟”,成都市、鄭州市、南京市、青島市等20余個地方也放開了“地攤經濟”。
完善夜間服務設施、打造多元化都市夜游項目和夜間經濟集聚區成為各地方推動夜間經濟的抓手,這些都離不開城市燈光和廣告大屏的輔助,這也為LED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LED顯示企業主打夜間定制
夜間經濟離不開燈光的輔助。人們生活中夜間的經濟活動都需要借助燈光,經濟活動強度越大,燈光亮度越明顯;基于此,有學者用夜間照明強度反映該地區的夜間經濟活動。同樣,發展夜間經濟也離不開照明,離不開LED產業的支撐,LED照明、LED顯示屏、LED背光應用以及LED信號及指示都是維護夜間經濟生活秩序、營造夜間景色的主要元素。
“地攤經濟”提出后,五菱宏光因為推出了一款“擺攤神車”而股價大漲,成為夜間經濟下第一批走紅和收益的企業。“走啊!練攤兒去!”地攤經濟也激發了從業者的創業熱情。LED企業也都嗅到了“地攤經濟”商機,發布了專門為夜間經濟定制的相關產品。立洋推出LED燈珠產品,照亮攤主的貨品;洲明推出LED導購屏等產品,用文字和光亮為攤主吆喝;中視鈺坤LED推出了為智慧警衛亭平臺搭載的LED屏幕,給攤主提供了服務信息助力。有了LED助攻,用戶將成為擺攤長街上最“靚”的攤主。
其他LED企業也紛紛表態,長方集團、金萊特、久量股份均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有多功能應急燈、LED多功能迷你風扇、LED多功能滅蚊燈等多種適合地攤經濟的產品,并表示,后續將積極參與夜間經濟建設,為地攤從業人員提供更加優質廉價的產品。
地攤經濟退出后,洲明迅速推出了夜間經濟定制產品、解決方案與軟件,主要有LED導購屏、LED車載透明屏、洲明移動智能零售解決方案及洲明夜市服務軟件系統。其中, LED導購屏支持尾箱、車窗掛裝及車頂支架、落地支架等安裝方式,具備亮度高、功耗低、智能控制的特點,受到了攤主們的歡迎。
洲明集團副總裁王愛武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LED夜間經濟定制產品是在已有產品、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從地攤從業者對LED顯示屏性能、價格、耐用性等實際需求出發,結合夜間經濟、地攤經濟特點進行二次開發的成果,因而在使用體驗、顯示效果上更有保障,成本也做到了大幅降低,更適合地攤從業者使用。這兩款產品可以幫助廣大地攤從業者招攬客源,還能大幅節省因此產生的運營成本。
LED照明需求上升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半導體照明應用環節產值約6388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較去年下降8.7%。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劉暾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海茲定律(意指每18~24個月LED亮度約可提升1倍,而每經過10年,LED輸出流明則提升20倍,同時,LED的成本價格將降1/10)影響,LED產業如今處于發展下行周期。各地推行夜間經濟和地攤經濟,將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如照明設施需求,這將促進LED產業發展,但是延續的時間和水平還需持續觀察。
為打造夜間經濟良好的環境,各城市紛紛將LED照明和顯示引入文旅照明和景觀照明建設中。早前,利亞德董事長李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老百姓的生活節奏較快,夜間經濟在消費中占比越來越大。地方政府也逐漸意識到提升夜間消費環境的重要性,各地紛紛投入資金完善城市景觀亮化,提升城市光環境,為夜間消費營造更好的氛圍。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王卓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相比傳統電光源,LED照明產品具有壽命長、體積小、光色多、更易于控制等諸多優勢。此外,LED照明產品在生產和使用的過程中,更易于結合互聯網、物聯網等電子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依需求實現色彩、文字、圖案的各種組合和變換,能更好地滿足當前夜景照明的需要。
青島、廈門、杭州、深圳、西安、武漢等主要城市打造了靚麗的城市光環境,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各個省市也在結合自身特點推出越來越多的夜游項目。在眾多LED企業的支撐下,打造了山西的又見平遙、上海的夜游黃浦江、重慶兩江夜游和印象武隆、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西雙版納的“瀾滄江湄公河之夜”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旅項目。
這些項目都是根據各地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故事、產業規劃量身定制的。比如,利亞德與貴州茅臺鎮打造的大型新媒體空間體驗秀《天釀》,采用先進的AR/VR等虛擬現實技術,在國酒源地的山水空間中,將醬香酒獨特的釀酒工藝與人們深度品鑒國酒文化內涵的震撼體驗相融合,成為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演藝作品。
謹防光污染與光干擾
專家指出,在發展夜間經濟點亮城市夜生活的同時,也要注意光污染、節能和環境可持續等諸多問題,平衡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百姓正常生活的關系。
去年,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整治“景觀亮化工程”過度化等“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年來,脫離實際、盲目興建景觀亮化設施,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在一些地方特別是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城鎮建設中都有所發現。通知強調,必要的亮化工程可以搞,但要從實際出發。對本地景觀亮化工程等城鎮建設項目進行梳理評估。
王卓指出,應正確認識和發揮景觀照明在拉動夜間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在具有發展夜間經濟基礎的地區,在實現城市夜間社會安全、提供舒適的室外照明環境的前提下,適度進行景觀照明建設將對發展夜間經濟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各地區在發展夜間經濟時,應本著因勢利導和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的文化、習俗和氣候特點進行科學規劃,切忌盲目跟隨效仿。例如,南方某些地區有宵夜文化的背景,城市夜景照明的建設會對刺激夜間經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而因為氣候的原因,北方地區特別是在冬天,單純通過戶外的景觀照明建設對夜間經濟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
此外,夜晚不合理用光引發的“光污染”問題也正在逐漸被社會所關注。城市中的光污染不僅會給人體造成視覺、情緒等方面的不適感,同樣也會對生活在城市里的動物帶來影響。王卓表示,在發展城市夜景照明的同時,也要還自然一片黑暗,讓人們不僅可以享受到燈光帶來的多姿多彩,也可以享受到黑夜的靜謐和天空中的繁星閃爍。據悉,杭州近期修編的《杭州市區城市照明總體規劃》中就首次提出了“黑天空”的概念,設置了多個“黑天空保護區”。
有專家呼吁,城市照明設計者以及LED廠商在景觀照明工程規劃前期要充分調研,考慮到周邊居民、生態環境等諸多因素,不能盲目追求亮化效果。專家的呼吁也得到了照明從業者的認可,多名燈光設計師簽名發起“鼓浪嶼倡議”,呼吁行業重視燈光建設的可持續性,勇于求真,堅持理性設計,兼顧照明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盡力減少光污染與光干擾。倡導漸進式發展模式,謀求城市、經濟、環境與人的和諧相生,致力于重構夜景與生活的聯系,共同營造高品質與可持續的,健康人居光環境。(記者 王偉)
轉自:中國電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