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大數據產業規模將破萬億元 數據治理成焦點
2020/9/9 15:36: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日前召開的2020(第五屆)大數據產業生態大會上,《2020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地圖暨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指出,我國大數據產業規在日前召開的2020(第五屆)大數據產業生態大會上,《2020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地圖暨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指出,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以數據為驅動的數字園區成為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專業化、復合型大數據人才培育力度加大,大數據產業鏈布局進一步完善。同時,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新的歷史紀元,電信大數據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政府大數據持續發力未來社會治理,數據安全和數據治理成為大數據領域的關注焦點。
大數據產業高速增長 數據治理成關注焦點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不斷深入推進以及數字技術的不斷成熟,大數據的應用和服務持續深化,市場對大數據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5397億元,同比增長23.1%。伴隨著5G和物聯網的發展,業界對更為高效、綠色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越發旺盛,大數據基礎層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0年整體規模可達到6670.2億元,到2022年可突破萬億元,持續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激發經濟增長活力,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
《白皮書》指出,數據治理成為當前大數據發展的“高頻詞匯”。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獲取方式、存儲規模、訪問特點、分析方法和技術架構有了很大不同,與此同時,企業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也相應發生了轉變,這些新特征對數據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
數據安全是大數據治理的關鍵環節。《白皮書》指出,影響數據治理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是導致數據泄露的“罪魁禍首”;二是大數據自身的特性導致其在觀念上容易忽視對單個樣本的安全保護;三是大數據環境下,數據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所需投入成本高,成本效益比低;四是數據資源可被復制,復制后痕跡難以追溯,與此相關的密文存儲和計算、數據加密與溯源等技術尚不成熟。
大數據產業生態加速布局 政策利好破解行業痛點
近兩年,我國加快了新基建部署。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數據產業生態正在加速布局,根據《白皮書》,數據服務、基礎設施和融合應用相互交融,協力構建了完整的大數據產業鏈。
基礎設施層是整個大數據產業的引擎和基礎,它涵蓋了網絡、存儲和計算等硬件基礎設施,資源管理平臺以及各類與數據采集、預處理、分析、展示相關的方法和工具。隨著5G商用的全面推廣,數據采集和預處理需求快速上升,提供第三方數據服務的市場也將持續壯大。融合應用層是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重點,主要包含了與政務、工業、金融、交通、電信和空間地理等行業應用緊密相關的軟件及整體解決方案。
此前,大數據產業制度與規范缺失,投入成本過大、互聯網用戶獲取成本增加、業務創新發展能力不足、數據資源分配不均衡等曾是困擾行業發展的“頭等大事”,如今迎來了新的轉機。全國人大、工信部和國家網信辦等相關部門陸續制定法律法規政策,在制度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此外,精準營銷平臺、直播帶貨驅動互聯網大數據加速發展,基于5G場景、AI技術的應用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政府、金融、醫療等領域發展迎來了新的突破。
疫情加速大數據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我國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白皮書》指出,大數據在政府、互聯網、電信、工業、金融、健康醫療等行業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中,應急指揮平臺、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等成為疫情下政府大數據建設的重點;互聯網大數據在態勢研判、輿論引導等方面支撐疫情防控工作;電信大數據支撐服務疫情態勢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助力相關部門精準施策;工業大數據解決疫情下物資流通、企業復工復產難等問題;金融大數據助力政府高效發放消費券;無接觸醫療、影像識別成為疫情下醫療大數據應用的熱點等。
與此同時,在數據治理標準與機制、數據資源整合、數據平臺建設、數據應用與服務、數據安全五個方面也暴露出諸多問題。例如,在政府大數據領域,存在數據治理機制不完善,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數據資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需求不能完全匹配,數據應用程度不深等問題;在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隨著新型醫療診療技術的發展,醫療數據量呈現爆炸式增長,龐大的醫療數據量對行業數據資源整合能力要求更高,此外,醫療機構的信息化系統不兼容、廠商數據標準不統一,給數據標準、服務接入管理等帶來困難。
以上問題都給社會治理體系帶來諸多挑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數據分析顯示,2020年,社會治理、政務、軟件與信息服務三個大數據細分領域最被大數據企業看好,未來機遇多、受企業關注度高;同時,從市場上的大數據業務來看,眾多大數據企業更看好政府業務,有50%的受訪企業認為政府業務將給大數據企業帶來較多機遇。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