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份多項經濟數據轉正 但保就業、穩企業壓力仍較大
2020/9/16 15:36:1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認為,需求回升、投資加快、消費恢復對整個經濟的帶動在逐步增強�! �8月份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傳來多個“好消息”�! 医y計局在9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認為,需求回升、投資加快、消費恢復對整個經濟的帶動在逐步增強。
8月份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傳來多個“好消息”。
國家統計局在9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消費方面,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5%,而在生產方面,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均為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
而此前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今年前8月份我國貨物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8%,為年內首次回正。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發布會上表示,8月份經濟運行的積極變化在增多,但當前經濟運行的變化主要還是恢復性增長,多數主要指標增速和上年同期相比,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一些指標的累計增速仍處于下降區間。
“加上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外部疫情在蔓延,輸入性防控壓力比較大,主要經濟體經濟陷入衰退,外部不確定性因素仍比較多。從國內來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經濟恢復過程中的不平衡態勢比較明顯,保就業、穩企業的壓力依然比較大�!备读钑熣f。
消費恢復值得期待
汽車類消費的回升有力地帶動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回正。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汽車類消費同比增長11.8%。
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也指出,8月份汽車銷量呈現自2018年5月以來的最強正增長。8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到170.3萬輛,同比增長8.9%,環比增長6.5%。
乘聯會分析認為,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7-8月增速保持強勢態勢,首先是因為宏觀經濟和出口市場超預期的回暖,尤其是歐美疫情下的中國出口表現較強,穩定了消費信心;其次是去年部分地區7月國六實施后導致的車市低基數的特殊因素促進;第三是新能源車零售的回暖態勢明顯,推動車市走強。
與此同時,在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商品零售額當中,化妝品類、通信器材類、金銀珠寶類在8月份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8月份,服務性消費同樣也在穩步恢復。其中,餐飲消費復蘇節奏加快,8月份餐飲收入同比下跌7.0%,跌幅較7月份減少4個百分點。而隨著電影院限制的放寬,8月份票房收入恢復接近上年同期的一半,8月下旬票房收入的增長更是接近去年同期的90%左右。
不過,從今年前8月份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仍下降8.6%。付凌暉表示,下一階段,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居民的消費還會穩步改善和提高�!氨M管當前總的消費增速仍然比較低,但未來消費的恢復還是值得期待的�!�
從就業數據來看,前期穩就業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1-8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81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少增203萬人。8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6%,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8月份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4%,比上個月下降了0.3個百分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就業壓力仍然較大。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歲專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員調查失業率比上年同期高了5.4個百分點。
工業內部循環改善
工業生產方面仍然延續加快回升的勢頭,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6%(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增速較7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從環比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1.02%。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
從行業面看,41個大類行業中實現增長的超過七成。從產品面上看,也有六成產品實現了增長。
數據顯示,工業內部的循環在改善,下游行業對于上游行業的帶動也在增強。8月份原材料行業同比增長6.6%,增速比上月加快2個百分點。其中,鋼材產量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采礦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這個月增速較上個月明顯回升。
另一方面,投資的穩步回升也帶動相關的行業增速保持較快增長。8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相關一些產品,比如載貨汽車、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增長都在30%以上。
付凌暉認為,當前需求對于生產的拉動以及生產內部循環的改善都在提升,從后期走勢看,需求回升、投資加快、消費恢復對整個經濟的帶動在逐步增強。
從投資方面來看,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0.3%,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個百分點。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環比增長4.18%。
其中,工業投資同比下降4.5%,降幅比1—7月份收窄2.0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投資和制造業投資降幅均收窄超過兩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速則提高0.4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下降0.3%,降幅比1—7月份收窄0.7個百分點。
作為支撐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截至8月底,中國今年新增債券的發行已經完成全年發行計劃(47300億元)的79.3%;其中,一般債券發行8530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87%;專項債券發行28969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77.3%。
到今年10月底,專項債的發行即將完成,目前已有地方開始準備2021年專項債項目儲備工作。9月10日,廣西貴港市財政局發布的消息顯示,當地已舉辦了2021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申報培訓會,邀請證券公司的專家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申報前期工作準備、發行流程和典型案例等內容做詳細講解。
不過有研究指出,目前專項債作資本金比重遠低于25%的紅線,專項債用作項目資本金仍存在項目儲備不足的問題。
中信證券研究部數據顯示,按照專項債用作項目資本金占新增專項債比例來看,今年1-8月,甘肅、廣東、云南占比最高,分別達到16.79%、16.66%和15.26%。安徽、西藏和內蒙古等地占比不足1%。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表示,要更加有效地發揮專項債作用,一方面要按期完成專項債券的發行進度,確保債券項目的資金供應。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專項債券資金,注重將專項債券資金和其他形式的財政資金統籌協調,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梁施婷)
轉自:時代周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