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肉價格3年來首次暴跌!餐企可以松口氣了?
2020/9/18 11:28:15 來源:紅餐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餐飲人可能萬萬沒想到,在豬、牛、羊等肉類食材價格大幅上漲之際,雞肉的價格竟然迎來了三年來的首次下跌。在某些地區,雞肉的價格甚至比香菜、茼蒿等蔬菜還便宜!作為餐企主要餐飲人可能萬萬沒想到,在豬、牛、羊等肉類食材價格大幅上漲之際,雞肉的價格竟然迎來了三年來的首次下跌。
在某些地區,雞肉的價格甚至比香菜、茼蒿等蔬菜還便宜!
作為餐企主要的成本構成之一,食材成本目前已經普遍占到餐企整體營收的30%~40%左右,且仍有持續上漲的趨勢。控制、降低主要食材的成本,已經成為餐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基于此,大部分餐飲人也對豬肉、雞肉以及蔬菜等主要食材的漲跌格外關注。近日,繼豬肉價格持續走高后,食材價格這一塊傳來了新的動向——雞肉價格正持續走低!這對于餐飲行業的影響到底大不大呢?餐飲人又該如何看待?
01
三年來首次!
全國雞肉價格暴跌,不到豬肉價格的一半!
全國雞肉價格正迎來近三年的首次下降。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國內禽肉類價格同比上漲42.0%,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2.6%,牛羊肉價格也都有10%左右的漲幅,而雞肉價格卻同比下降1.6%,出現近3年來的首次下降。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監測數據則顯示,直到目前,雞肉的價格仍在持續大幅下降。
9月份第1周,全國活雞平均價格19.84元/公斤,同比下降12.2%,相較年初下降14%;白條雞平均價格21.94元/公斤,同比下降6.6%,相較年初下降11%。其中,雛雞降價幅度最大,商品代肉雛雞平均價格3.08元/公斤,同比下降45.4%,相較年初下降30%。
紅餐網(ID:hongcan18)發現,目前,大部分地區雞肉的價格已經不到豬肉價格的一半。 與此同時,隨著全國雞肉價格弱勢運行,“雞肉批發價低過雞蛋”“雞肉比香菜便宜”“100元6只隨便挑”等新聞也屢見報道。
北京盒馬鮮生十里堡店店長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店內所有雞品的價格都同比去年下降了10%左右;另一大型生鮮超市采銷部負責人也表示,超市內的雞大胸等產品較年初時一公斤下降了3元,降幅已達30%左右。
在青島的零售市場,冷凍翅根9.9元/斤,冷凍大胸7.9元/斤,冷凍雞全腿7.9元/斤,腿排6.9元/斤,琵琶腿8.8元/斤,雞肉相關產品價格不僅比豬肉便宜,甚至還比茼蒿、香菜等蔬菜便宜。
在廣東各地,雞肉的價格也普遍下跌2-4元,大批超市都針對雞胸肉、雞中翅等品類推出了大促銷,以緩解此前冷凍庫存。
而上游的供應端也影響了下游。在雞肉價格大跳水的同時,作為消費端的餐飲行業,一些以雞肉為主要食材的餐飲品牌也紛紛做起了大“促銷”,比如雞肉快餐雙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已經持續大促了幾個月!
02
產業鏈供需過剩,
餐飲上游雞肉食材供應商損失慘烈
在豬肉以及牛羊肉等各種肉類食材都漲價的時候,雞肉的價格為什么偏偏“反其道而行”?
關于雞肉價格下跌的原因,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農村部禽肉首席分析師張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供需過剩是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受非洲豬瘟影響,雞肉的需求大漲,上游養殖戶紛紛擴大養殖規模,再加上養雞的周期只需40-45天左右,一時間,我國肉雞產能便上升到了高位。
工商登記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8月共新增雞養殖、雞飼養相關企業超過6.3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46.9%。也就是說,8個月間,新增了近一半的養殖企業,直接導致國內雞肉產能的快速增長。
除了今年2月至4月的嚴重疫情外,大部分時間內被宰殺的家禽都在增加。1月至7月,國內白羽肉雞被屠宰量27.86億只,同比增長14%。
然而,供給端爆炸增長時,另一頭的消費端發展卻不盡如人意。
受疫情影響,今年公眾外出就餐次數明顯減少,雞肉的主要消費場所——餐企普遍受沖擊嚴重,客流大大縮減,相關菜品的銷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跌至低谷。
后疫情時代,疫情期間積壓的大量雞肉產品消化又需要一段時間,使得餐飲端對雞肉等食材的需求更加大幅下降。在供應增加和需求下降的矛盾中,雞肉價格便呈現“跳水”景象。
“目前的行情是去年以來產能擴張的結果,由于非洲豬瘟疫情帶來的替代消費空間有限,市場需求增長乏力,整體供應過剩可能會導致行業的新一輪洗牌。”張莉說道。
確實,目前,在上游養殖端,大批養殖戶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在山東經營著一家年出欄30萬只毛雞的養殖場的張青海告訴媒體,從去年到今年,他養殖肉雞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變化。
去年行情好的時候,白羽肉雞毛雞價格達到每斤7元,一只雞的利潤合計能有12.5元,今年行情不景氣,最差的時候最低降到了每斤1.5元,那時他養一只雞就得賠10元左右。如今,毛雞價格又回升至每斤3.3元,和成本價基本持平。
另一方面,大批和雞肉食材相關的上游餐企供應商,今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百勝、麥當勞、漢堡王等快餐連鎖品牌供應商——“圣農發展”增產不增利,今年上半年肉雞的屠宰量同比去年增加8.21%,然而,整個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卻都呈下滑態勢,分別同比下降0.82%及19.4%。
圣農發展將業績變動歸結為雞肉價格波動風險,其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資產減值金額513.88萬,主要計提雞肉產品跌價準備。
以本土品種黃羽肉雞養殖為主的立華股份,損失則更為慘烈。相關財報透露,今年上半年,立華股份賣出1.4億只商品肉雞,同比增長5.26%,而銷售價格同比下跌15.50%,銷售收入同比下降7.69%,計提商品肉雞跌價準備1.4億元。
03
雞肉食材短期內價格難回升,
餐企是否可以松口氣?
雞肉價格下跌會持續到什么時候?
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莉預測,過去一年雞肉擴張的產能仍在釋放過程中,且目前產量仍然保持增長態勢,即便國慶中秋雙節拉動、豬肉價格逐漸恢復等因素會影響雞肉價格的變化,但長期來看,在供給充足的情況下,未來雞肉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價格罕見下跌,而雞肉又是餐廳最常用的食材之一,這意味著今年餐企可以松一大口氣了嗎?
受疫情影響,過去半年多時間里,大部分餐飲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錯失了春節營業黃金期后,又歷經了兩個多月的停擺,損失慘重;恢復經營后,又面臨消費淡季、客流大幅減少、房租、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困境,利潤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
“現在好啦,雞肉價格跌這么多,那些做‘雞’的餐廳都不用漲價,利潤就能見漲了。”有餐飲人士說道。
紅餐網(ID:hongcan18)認為,即便如此,餐廳也不能掉以輕心。
從市場規律來看,雞肉漲價時,大批養殖戶會蜂擁擴產;而當供大于求,價格下跌時,養殖戶也會因為恐慌、不賺錢而減產或是轉養其他等,進而導致價格再次走高,形成新一輪的周期效應。
而從商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雞肉食材價格下降,必定會倒逼很多餐企研發更多雞肉產品作為高價食材的替代品,這或許會進一步使得餐企會加大雞食材的采購,從而造成短暫的價格上漲。
再加上,前不久,豬肉已經被上升為國家戰略物資,相信會有大量養殖戶轉而從事生豬養殖,雞肉的養殖很大概率會減少,物以稀為貴,到時,價格也會再次升高。
另外,年初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曾發生一起家禽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當地已撲殺家禽1.7萬余只。雖然這個只是個例,但是也提醒我們雞肉供應并非一勞永逸的。
因此,有雞肉食材相關需求的餐企,仍然要持續關注政策和市場趨勢,加強供應鏈的管控,做好食材儲備。
畢竟,在經歷過新冠疫情,以及疫情引發的各種政策考驗后,餐飲企業更應該多加關注供應鏈情況,隨時更新信息,特別關注自身經營的食材,在當地的合規性、供應量以及成本等情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