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車新勢力藍海背后的供應鏈隱憂
2020/9/30 11:36: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繼蔚來、理想后,小鵬汽車成為第三家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新勢力車企。就在新造車企業紛紛赴美上市時,恒大汽車宣布,近日要在科創板IPO。隨之而來,國內不少車企紛紛開啟了繼蔚來、理想后,小鵬汽車成為第三家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新勢力車企。就在新造車企業紛紛赴美上市時,恒大汽車宣布,近日要在科創板IPO。隨之而來,國內不少車企紛紛開啟了科創板上市旅程。創新的商業模式、驚艷的量產車型、工業4.0生產基地……新勢力車企的產品不乏有表現亮眼的,這倒逼著傳統車企的轉型,也讓風投資本蠢蠢欲動,讓政府寄予厚望。然而,在這片藍海的背后,也存在著一絲隱憂。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后疫情時代,國內造車新勢力或許會把重心放在國內市場,但與之相伴的則是要盡快建立起安全可靠的國內供應鏈。
可見,新勢力車企的產品并非全部自產。該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新造車領域,國內在一些關鍵環節的核心基礎研究上仍然與國外一些企業存在比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很多關鍵零部件并不具備自主生產能力,依賴進口。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汽車供應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驗,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表現尤為明顯。
蔚來汽車執行副總裁、全球質量委員會主席沈峰近日公開表示,目前蔚來汽車70%的物料供應商都位于以合肥(生產大本營)為中心的600公里半徑內,零部件本地化采購比例達到92%,即便如此,也有約8%來自進口。
“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下一步要重點推進強鏈補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車百智庫研究院院長張永偉近日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說。
“雖然多數企業已認識到產業轉型的重要性,但'卡脖子'的核心產品與技術還有待解決。”張永偉表示,目前國內汽車供應鏈正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生產能力較弱。例如,在排名全球前20名的汽車半導體廠商中,中國本土企業僅有1家,部分關鍵零部件進口超過80%。另一方面,行業發展空間較小,供應鏈企業,特別是二三線企業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
根據比亞迪提供的數據,中國汽車對半導體的需求量占全球的40%,但是自給率卻只有10%,即90%都要依靠進口,主要原因則是大部分國內企業對關鍵技術不能完全掌握。當前中國已經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面臨國內外多重壓力,中國須擁有世界一流的企業和產業來承載。從這個角度來講,構建安全可靠的供應鏈具有長遠意義。
“事實上,從去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中國汽車行業的一些零部件就開始出現了供應趨緊的壓力,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前期海運物流面臨不暢,后來全球疫情蔓延又致使國際上許多企業停工、停產,這無疑使得新能源車企的供應鏈風險進一步提升。”北汽新能源品牌部一位人士向《中國貿易報》記者透露。
面對供應鏈出現的風險,長安汽車產品CEO任勇表示,一方面,汽車工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核心技術及供應鏈的競爭,需要提升中國本土零部件企業的開發能力,培育核心技術,成就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繼而形成全球領先的供應鏈體系,支撐民族品牌。另一方面,在全球化遭遇挑戰及國際關系惡化的背景下,更應該構建安全可靠的供應鏈。
“還應看到,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萎靡,加劇了產業鏈遷移、制造鏈回流,對中國汽車產業鏈帶來巨大沖擊。從保障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出發,我們必須構建自主可控的供應鏈。”任勇說。
對此,有專家建議,未來需要一場企業、產品和技術的供給側結構性變革,為未來十年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這其中,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是重要一環。“聯合協作的少、單打獨斗的多、并購重組成功的案例少,這也許是我國汽車產業長期以來得不到快速成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張永偉坦言。
對于構建安全可靠的供應鏈,任勇表示,一是要營造創新氛圍,政企聯手完成企業創新的體系,實現快速產業化。“比如今年上半年,剛落戶南京的中汽創智公司是由一汽、東風、長安共同出資建立的一家先進零部件和未來技術創新公司。”
二是通過跨界整合,技術創新,提升自我生存能力。通過跨界聯合,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舉國體制,實現技術和工業突破,將產業鏈中一部分舉輕若重的零部件國產化。
三是加速垂直整合,擴大開放,發揮集群優勢。一方面保證已經入駐國內的國際優秀零部件供應商長期穩定的供應。另一方面吸引更多優秀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建廠,尤其是關鍵零部件、核心零部件企業,以此提高中國汽車產業抵抗風險的能力。(記者 張偉倫)
轉自:中國貿易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