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上市公司聯姻VC/PE
2020/10/7 13:09: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聯姻VC/PE 2020年,上市公司“聯姻”VC/PE的陣仗,愈加兇猛。 星巴克、雀巢、歐萊雅……這些大名鼎鼎的國際巨頭,都開始做投資了。 諸多國原標題:2020年,聯姻VC/PE
2020年,上市公司“聯姻”VC/PE的陣仗,愈加兇猛。
星巴克、雀巢、歐萊雅……這些大名鼎鼎的國際巨頭,都開始做投資了。
諸多國際巨頭涉獵投資的方式,則是選擇與紅杉資本中國、天圖資本等VC/PE“聯姻”,借助機構的力量充分觸達各類創業公司,更好地研發本土產品,進而“收割”中國消費者。
國內上市公司也是一樣。
前幾年一度興起的“上市公司+PE”模式,在并購重組新規利好刺激下再度興盛起來。進一步說,與VC/PE聯手成立上下游產業基金,幾乎成為中國上市公司的業務經營和資本運營的“標配”。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即便在資本市場低迷的2019年,也有181支上市公司與VC/PE成立產業基金。
2020年,上市公司“聯姻”VC/PE的陣仗,愈加兇猛。
聯姻頂級VC/PE,星巴克們開始做投資
近期,國際巨頭與中國VC/PE的“聯姻”并不罕見。
2020年9月,星巴克聯合紅杉資本中國成立的投資公司正式落地。
2020年4月,在官宣與星巴克達成戰略合作之時,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這次合作能夠為我們的成員企業提供一個進行商業化測試,并擴大創新規模的強大平臺。我們期待與星巴克攜手將中國消費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升到新的高度。”
對于與紅杉資本中國的合作,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靜瑛彼時提到,“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我們希望攜手更多擁有相同價值觀并具有領先創造力的本土創新企業,共同推動中國新零售體驗的持續革新,為我們的顧客帶來令人欣喜的改變,塑造以價值為導向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生態,并助力星巴克中國數字化創新的全面提速。”
2020年8月,天圖投資宣布完成VC美元基金一期基金的首輪募集,全球食品巨頭雀巢集團為本期基金的基石投資者,目標規模不超過1.5億美元。
作為基石投資者,這是雀巢集團首次投資于中國本土VC基金,同時也是雀巢在亞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區(AOA)的第一筆投資基金。
彼時,雀巢集團表示,該筆投資旨在為中國食品和飲料行業的相關業務提供持續增長的動力,同時也將幫助雀巢擴大在中國新興食品和飲料領域的品牌、渠道以及技術研發方面的知識和外部網絡。
“食品飲料、美妝個護、消費級醫療是本期基金的三個重點投資方向,天圖將繼續致力于發現和幫助那些基礎設施變化驅動下能代表未來中國的新品牌、新渠道和新生活方式的創業公司”,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潘攀表示,“天圖構建的大消費生態和價值網絡與雀巢的產業屬性高度契合,雙方將通過在品牌運營、資源協同、技術創新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為中國乃至全球市場輸送更多領先的消費品牌。”
2019年10月,歐萊雅集團宣布,對凱輝創新基金進行戰略投資,具體投資金額尚未披露。
彼時,歐萊雅集團表示,此次投資將幫助其更緊密地融入美妝科技初創企業生態圈中,尤其是中國創新生態圈。中國目前是歐萊雅集團全球第二大市場,也是該集團數字化創新重點施行市場。“歐萊雅集團未來將為成長期的中國美妝科技初創企業提供美妝領域專業知識,幫助其測試創新成果,從而讓后者實現加速發展。”
“中國孕育著顛覆式科技創新,特別是在美妝領域。” 凱輝基金創始人及董事長蔡明潑提到,“我們將一同努力探尋新興趨勢,與最有發展前景的初創公司共建合作。”
產業基金已成上市公司“標配”?
不難看出,各大國際巨頭與VC/PE“聯姻”的統一訴求,則是希望更緊密地融入頂級GP被投企業生態圈中,擴大其在中國新興品牌、渠道以及技術研發方面的知識和外部網絡,從而實現產品升級,更好地觸達中國消費者。
這樣的聯手并非個例,也絕非國際巨頭的“專屬選擇”。在中國,與VC/PE聯手成立產業基金,早已經成為諸多國內上市公司的不二選擇。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在2011年至2017年,產業基金的數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并在2017年出現井噴,當期產業基金的數量達到365支,較2016年的176支增長了107.39%。
2018年,資本環境遇冷,產業基金數量有一定下滑,不過產業基金數量仍達到144支。2019年,產業基金數量出現反彈,提升至181支。
多年來,產業基金正在成為助推上市公司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以愛爾眼科為例,其在運用產業基金進行項目投并的5年中,營收增長2.7倍,凈利潤增長3.6倍,市值更是增長6.98倍。
如此看來,如果基金運用得當,“聯姻”VC/PE既可以增加上市公司本身的營收,也可以提升市值,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
近期,上市公司產業設立基金的陣仗,愈加兇猛。
2020年9月,順豐控股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順豐投資已簽署《金豐博潤(廈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協議》。
根據公告,金豐博潤(廈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主要投資于供應鏈、物流、消費升級產業,基金目標規模為15億元。在已認繳出資額的合伙人中,廈門博潤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普通合伙人出資1500萬元;包括順豐投資在內的7名合伙人為有限合伙人,除順豐投資認繳出資額較高以外,認繳金額較高的還有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2億元。
2020年9月,華潤資本、華潤創業與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華僑城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政府在廈門市共同發起設立央地合作基金——華潤國調廈門消費基金,基金規模為20億元人民幣。
2020年9月,深康佳A公布子公司與鹽城國資旗下公司共同設立“康佳鹽城電子信息產業基金”,規模不超過30億元,公司出資12.02億元,占比40.05%,而鹽城國資公司合計占比59.95%。
值得一提的是,“康佳鹽城電子信息產業基金”的設立與2020年7月深康佳A與宜賓國資旗下公司設立的規模不超過10億元的“宜賓康慧新興產業基金”股權結構如出一轍。這樣的股權合作可以利用雙方的優勢資源形成產業協同。
中郵證券研發部首席策略分析師程毅敏指出,盡管“PE+上市公司”模式有優點,但是也需要注意風險,比如借助成立并購基金可能帶來的波動來配合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情況。
同時,并購基金的設立應當考慮是否能真正推動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實際上不少并購基金后來淪為了“僵尸基金”。
“對于‘PE+上市公司’投資模式,應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其在上市公司產業轉型和升級中發揮正面作用。同時,為防范該投資模式可能出現的市場操縱、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現象,要加強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程毅敏表示。
轉自:C114通信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