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年氫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或升至10%
2020/10/30 10:25:15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潘曉娟在日前召開的“2020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上,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2020》指出,氫能將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由傳統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潘曉娟
在日前召開的“2020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上,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2020》指出,氫能將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由傳統化石燃料向清潔低碳燃料轉變。到2050年,預計氫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10%,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3000萬輛,氫氣需求量6000萬噸,我國將進入氫能社會。
氫能發展迎來大好良機。《報告》指出,氫能作為一種二次能源,是推動傳統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理想互聯媒介。以工業副產氫為主的“藍氫”制取方式可作為發展初期的氫氣供應源。目前,“綠氫”的經濟性有待于進一步提升,經濟性關鍵在于降低用電成本。儲運環節存在較大降本空間,國外已有相關經驗將氫氣終端售價控制在40~50元/kg以內。國內不同區域不同模式的加氫站氫氣價格差異較大,目前價格區間在30~80元/kg,各環節均有降本空間,未來隨著可再生能源電價進一步下降,制氫、規模化液態儲運等技術成熟,氫氣到站價格有望大幅降低
如何構建清潔化、低碳化的氫能供應體系?《報告》指出,秉承“綠氫為目標,藍氫為過渡,灰氫不可取”的原則,構建清潔化、低碳化的氫能供應體系,明確近、中、遠期各階段的發展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近中期,基于經濟、技術和環境的現狀條件,應重點使用好工業副產氫和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發展高壓氣態與液態儲運的關鍵氫氣儲運技術,鼓勵不同模式的加氫站、加氫制氫一體站的發展并給予政策支持。中遠期,重點發展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制氫和結合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化石能源制氫,鼓勵先進技術的發展。
《報告》指出,要圍繞氫能全生命周期的科學發展,部署全方位的氫能產業生態圈。在政府指導下,加強市場力量的跨界合作。從全生命周期角度,挖掘氫能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潛力,鼓勵市場資本要有前瞻性的投資策略,正確看待市場風險。加強氫能的國際合作,建立國際性的合作與創新平臺,加大全球氫能與燃料電池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國內人才儲備。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深化氫能安全生產和使用的社會宣傳工作,為國內長期有序高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報告》建議,將氫能納入我國“十四五”能源戰略規劃,立足國情,謀劃氫能發展的初心和定位。把氫能按照能源管理而非危險化學品管理,將氫能與清潔能源體系的建設相結合,加快出臺國家層面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氫能發展路線圖,為氫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制定目標,從國家層面釋放氫能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給予行業參與者信心。
《報告》還建議,將氫能列入國家綠色基金及投資管理體系,建設相應的資金和擔保機制,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氫相關領域,重點解決氫能基礎設施的投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大額并購案頻出芯片廠商整合加劇
- 下一篇:暢想氫未來發展方向 打造氫能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