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鎳礦價格持續上行 鎳鐵價格博弈加劇
2020/11/16 17:10:57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期,鎳價在經歷一輪短暫回調后重拾升勢,再度站回12萬元/噸上方。當前鎳供需偏緊格局尚未改變,基本面整體向好。此外,近期供應端擾動加劇,印尼暴發罷工浪潮,菲律賓臺風登陸,使近期,鎳價在經歷一輪短暫回調后重拾升勢,再度站回12萬元/噸上方。當前鎳供需偏緊格局尚未改變,基本面整體向好。此外,近期供應端擾動加劇,印尼暴發罷工浪潮,菲律賓臺風登陸,使得原本緊張的原料供給雪上加霜,鎳價大幅增倉上行。不過短期疫情反彈,對海外疫情的擔憂開始重新主導市場情緒,同時美國大選結果臨近公布,市場不確定性上升,需謹防宏觀風險。
鎳礦價格持續上行
隨著菲律賓進入傳統雨季,主礦區Surigao鎳礦裝運速度放緩,部分礦山已取消原定10月底發出的訂單,暫停期船銷售,市場可流通貨源愈發緊缺。目前NI1.5%鎳礦市場報價均價繼續由10月初的71.5美元/濕噸上升至74美元/濕噸。鐵廠鎳礦庫存較為緊張,從數量上看,多數廠家庫存低于3個月;從產量占比看,產量占比較大的廠家鎳礦庫存集中在3~4個月。鎳礦供不應求下價格堅挺,鎳鐵廠尤其中小型冶煉廠面臨原料短缺和成本高企的壓力,多表示后期有停產計劃,四季度國內鐵廠將面臨減產壓力。
庫存方面,截至10月23日,全國十大港口庫存報804.02萬噸,繼9月份小幅回升后再次轉為下降,庫存水平處于近年來低位水平。隨著菲律賓進入雨季鎳礦出貨將明顯減少,而國內鎳鐵廠多數原料備貨不足,鎳礦供應偏緊格局較難改善,鎳礦價格預計維持強勢。
鎳鐵價格博弈加劇
鎳鐵方面,隨著印尼新產能的不斷投產,中國和印尼鎳鐵供應總量穩步抬升,9月份,Mysteel中國和印尼鎳鐵產量金屬量總計10.33萬噸,環比增長6.98%,同比增長7.21%。從10月開始,預計國內鎳生鐵產量開始出現下降,主要由于鐵廠原料庫存緊張,疊加礦價上漲擠壓利潤空間,或將被迫減停產。因此,未來鎳鐵供應增量將主要來源于印尼。海關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進口鎳鐵34.09萬實物噸,同比增長63.83%,環比增長16.77%。1~9月,累計進口245.83萬噸,累計同比增長86.73%。其中,從印尼進口的鎳鐵累計量約197萬噸,同比增長114.7%。
由于不銹鋼廠的持續高排產,鎳鐵整體供應量仍然偏緊。9月份國內32家不銹鋼廠粗鋼產量275.6萬噸,環比8月份下降0.49%,同比增長9.48%。經過連續6個月環比增長后,雖然9月略有下降,但總產量仍維持高位。10月份,國內32家不銹鋼廠粗鋼排產預計為279.4萬噸,環比增長1.36%,同比增長11.98%。
當前市場對于鎳產業鏈上下游存在預期分化,一是原料短缺帶來的供應端支撐,另外是需求走弱的預期帶來的價格上行壓力。從原料端來看,由于前期鎳鐵經濟性走弱,根據市場調研,鋼廠水粹鎳比例上升明顯,廢不銹鋼比例也小幅上調,因此鋼廠是有在進行超常規備庫,以尋求原料端的其他替代品。大部分鋼廠11月生產所需鎳鐵多未備足,對于高鎳鐵仍有一定的采購需求。此外,隨著10月份鎳價回升,高鎳生鐵較純鎳再次由升水轉為貼水,并且廢不銹鋼價格最近明顯上漲,高鎳生鐵經濟性有再次走升跡象,后期鋼廠采購策略或再次發生變動。
在鎳鐵廠與鋼廠的博弈方面,一方面,鎳礦價格大幅走高帶來鎳鐵成本上移,疊加國內鎳鐵減產預期,鐵廠挺價意愿較強;另一方面,不銹鋼銷售轉弱,鋼廠利潤走低,原料采購心理價下降,鎳鐵價格博弈加劇。當前鋼廠備庫不足,且高鎳生鐵經濟性有再次走升跡象,鎳鐵的需求仍有支撐,原料短缺的邏輯仍有進一步強化的可能。價格方面,SMM高鎳生鐵出廠價(8%~12%)均價也由10月初的1160元/鎳點上升至1180元/鎳點。
不銹鋼現貨價格持穩
不銹鋼方面,截至10月23日,佛山不銹鋼庫存量17.98萬噸,無錫不銹鋼庫存量41.57萬噸,國慶節后不銹鋼庫存現累庫跡象,現貨成交也較為清淡。市場擔憂,不銹鋼廠持續高排產下,下游需求能否跟進?需求端轉弱的預期也是當前壓制鎳價的主要利空因素。不過由于原料端價格堅挺,鋼廠利潤走弱,鋼廠挺價心態強烈。主流鋼廠多平盤操作,多數廠家穩價出貨,整體現貨價格仍持穩為主。
雖然不銹鋼存在需求轉淡的預期,國慶節后庫存小幅回升,但是如果鋼廠能夠維持穩價出貨,則可能對于鎳價的負反饋仍較為有限。后期需持續關注不銹鋼庫存變動情況和現貨成交情況。
總體來說,當前鎳產業鏈上下游矛盾分化,原料端的短缺和下游需求轉弱預期并存,鎳鐵價格博弈加劇。不過礦端短缺格局較難改善,鎳鐵需求仍有支撐,原料短缺的邏輯仍有進一步強化的可能。雖然下游不銹鋼需求轉弱,但是鋼廠穩價出貨,對于鎳價的負反饋仍較為有限。當不銹鋼消費弱勢進一步明朗,現貨跟隨走弱時,或許市場才會切換到需求端負反饋鎳價的邏輯。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