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擊大宗物流數字化轉型痛點,G7加速物聯網場景運用
2020/11/23 21:27:21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0年1月1日,《網絡平臺道路貨運經營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實施,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議題再次被提升到國家層面,一大批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轉型成為網絡貨運平臺。2020年1月1日,《網絡平臺道路貨運經營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實施,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議題再次被提升到國家層面,一大批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轉型成為網絡貨運平臺。
2020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13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了《推動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加快兩業融合發展,推動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高端成為新熱潮。
鮮有人關注的物流行業時隔多年再次回歸聚光燈下,帶來的是產業數字化變革浪潮興起的好消息。
G7創始人、CEO翟學魂對產業數字化變革憧憬滿滿:“過去二十年里發生過兩次重大的行業變革浪潮,第一次是制造業掀起的分銷物流變革,誕生了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比如今天的海爾物流、安得物流;第二次是電商掀起的B2C物流變革,誕生了一批快遞網絡型公司,比如順豐、京東、三通一達;今天的物流及供應鏈產業深度數字化,是第三次產業變革的浪潮,必將誕生產業物流領域的新物種。
當前的市場競爭中,很多制造企業在壓縮生產成本到極致后,物流成本的控制就成為增效的關鍵。特別在煤炭、鋼鐵等大宗行業,整個產業鏈中的上游原燃料產地、中游生產企業、下游成品交付各環節的物流成本占總成本50%以上。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網絡貨運平臺不僅要解決制造業、物流企業、運銷企業各自在運輸過程中的痛點,還要能從根本上促進多方信息融合互通。
G7作為首家在物流領域,尤其是快遞快運行業創新性推廣和應用AIoT的物聯網科技企業,一直在產業物聯網一線落地實踐。但伴隨消費品物流的日益高效智能,制造業供應鏈的信息化程度低、數智化水平落后等一系列問題愈漸凸顯,G7選擇了再次躬身入局。從供應鏈入手針對煤炭、化工、鋼鐵等大宗物流的細分行業量身定制智慧物流解決方案,G7讓物聯網和大數據成為溝通傳統企業和物流企業的橋梁,扎到行業中解決每一個場景下的痛點,實現大宗物流降本增效、數字化轉型。
洞悉產業痛點,找到物聯網運用的底層場景
大宗商品的物流貫穿產、運、銷所有環節,不僅鏈條冗長分散,過程黑盒化更是行業的普遍現象,過分依賴傳統人力和工具,整體業務流程“看不見摸不著”,能干預并知曉司機、貨物、車輛信息的能力太少,導致物流企業/貨主在整個運輸過程中十分被動。進而使得效率低下、大量利潤被吞噬。
具體到物流運輸鏈條上的場景主要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很多貨主擁有自己的物流園區,一個園區里一天會容納數千輛重卡的進出,這個量級的背后更是上萬名卡車司機的流動。所以,當我們還在感慨司機排隊12h才能進園區的苦時,殊不知在他車輪駛入園區的那一刻才算迎來這筆運單的第一個挑戰——從哪個入口進/出、在什么位置裝卸貨、在哪個地方上廁所……一連串的位置迷思讓人很快在園區里迷失自我。
再來看運輸過程中,在如此長的交易鏈條下實則隱藏著一種來自卡車司機和車隊老板的博弈。老板總想知道司機有沒有在認真干活、會不會故意繞路接私活、途中會不會偷貨竄貨……所以一天下來老板會給司機打無數個奪命連環call發出致命三連:你在哪?你在干什么?貨什么時候到?
除了在途信息缺乏監控外,老板對于司機的在途消費以及安全問題也很難把控,不少司機為了趕時間會出現危險駕駛的行為,要知道卡車一旦發生事故,其背后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事后物流企業/貨主也很難追溯責任歸屬……
還有一些場景化痛點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但這些大宗物流的突出痛點,看似相互獨立實則聯系緊密,以往行業中也有大量對應的解決方案,但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縱觀行業你會發現,智慧物流從不缺乏各種概念剖析,但真正為大宗物流行業實現降本增效的卻寥寥無幾。
所以,以G7為代表的一些智慧物流提供者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而他們做的無非是以體系化解決方案直擊業務場景痛點。以G7數字貨運舉例,以AIoT為核心能力,扎根在每一個基礎場景,在安全、效率、運輸、成本等方面幫助大宗貨運的管理者徹底改變傳統人力的管理模式。
G7數字貨運用數字化量化每一個運營要素
在每一個場景下,根據不同的痛點找到解決方法,用數字化方式去量化每一個運營要素。越來越多的大宗企業與G7合作,借助物聯網的力量將園區承載力提升50%以上。在全場景物流園區可視化解決方案中,物流管理部門通過G7可視化大屏,實時掌握園區內包括線路運力、在途、等待、異常等線路運輸情況,并對園區內外車輛實現合理規劃調度管理,司機到達園區后根據手機專屬APP導航到裝貨卸貨地點,過磅地點以及合理出口。
前不久內蒙古新聞聯播報道的三同圓無人值守磅房便是G7數字貨運在鄂爾多斯剛剛落地的產品,該產品上線后,實現單車過磅時間由3分鐘縮短為10秒,效率提升18倍。集運站裝卸貨由每天300輛車提升至最大900輛,吞吐量提升3倍。司機只要通過手機接單就能實現即到即入,節省大量排隊時間。它是G7數字貨運在深度理解煤炭運輸場景痛點基礎上,整合互聯網平臺、IoT平臺和網絡貨運平臺打造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
具體到露天煤礦礦區,為了防止邊坡危險,G7采用檢測設備自動收集地表的水平、垂直位移,實時提醒卡車司機,另外,礦區行車速度40km/h就算超速,G7對車輛的速度、軌跡實時監控,實現運輸軌跡可視化,防止出現超速等危險駕駛行為。
而在水泥、鋼鐵等大宗運輸過程中,G7以載重IoT設備為依托的“任務流向管控方案”可以實時監控車輛載重,幫助企業管理超載與偷竄貨等問題,提升人效、降低成本損失。比如,京蘭水泥以前只能依靠運輸途中駐點查驗或監管人員反復回看GPS軌跡,通過停留時長來判斷是否卸貨竄貨,現在則可以借助G7的“AI智能熱點標定+載重自動感知+運輸任務可視化”精準識別車輛位置、裝卸貨位置、貨物流轉方向。
我們看到,G7正在用AIoT切中單一場景實現數字化,逐步向整個大宗物流鏈條數字化轉移,最終,或許會發展成為整個大宗行業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未來,我們也或許會看到一輛卡車在G7打造的物聯網公路上,憑借全程的數字化設施,一路暢通。
搭建數字貨運生態,以物聯網數據底座整合更多服務
2019年來,G7先后在鄂爾多斯伊泰集團、河北敬業鋼鐵、海螺水泥等大宗商品核心產區落地。這不僅是由于它10年來積累的產業連接經驗和數據積累,也是因為開放的心態不斷整合外部資源,打造出一個能滿足大宗物流全鏈條的數字生態。
對于物流鏈條上的外部資源,比如“后市場、能源、金融、生活化基礎設施”等領域的企業,G7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過去十年,G7與道達爾、殼牌、找油網、可蘭素、新奧能源等進行合作,連接了超1.2w個油氣站點,構筑業內第一張囊括柴油、天然氣、尿素、潤滑油在內的加注能源網;通過和中國人保、太平洋保險等頭部保險公司合作,為車隊提供安全保險閉環的解決方案,幫助車隊降低事故率從而獲得更低的保險價格。與中國鋁業合作研發自重輕一噸的大宗版智能掛車,讓貨主可以動態得知大宗運輸途中的載重變化……與此同時,G7的后市場服務平臺——卡車寶貝也正在從西北起步走向全國,包括加油加氣、便利店、汽修、司機共享浴室、休息室,并有24小時電子監控,保障車輛及貨物安全。
如此大規模、多維度的連接使得G7的平臺上未來可以滿足有關貨運物流的一切想象,創造更多的可能。
G7創始人翟學魂曾表示:“坦白說,第三次物流產業重大升級最明顯的跡象是大宗行業的領袖企業開始不約而同地以網絡貨運為基礎,建立全新一代的物流體系,產業變革已然開始了。”
大宗行業的物流變革影響的是國家生產資料和供給端的重大變革,目前來看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然而政策的引導和產業自身想要轉型的信號已經對外釋放,這無疑也讓包括G7在內的數字化轉型平臺看到了機會。屬于大宗行業和智慧物流的深度融合已然開啟,想必像G7這樣的物聯網科技平臺會在這個大浪潮下,憑借自身在物流領域的積淀以及最落地的AIoT解決方案獲得新的認可和定位。
關于G7
G7成立于2010年,總部位于北京,擁有超過1500名員工,是公路物流行業領先的物聯網科技平臺。
過去十年來,G7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逐步發展了車隊管理平臺、主動安全服務、數字能源結算、智能掛車租賃、金融保險、卡車后市場等一系列業務,先后服務了7萬家貨主和物流公司。
今天的G7,已經發展成一家連接超過180萬重卡、數據類型豐富的全球最大的商用車物聯網平臺。其三大核心業務,G7數字貨運、G7安全管家、G7數字貨艙,憑借創新的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與G7豐富的行業經驗,均處于各自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鄭州銀行聯手鄭州正弘城 打造造夢音樂節
- 下一篇:中華財險好不好,客戶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