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高新區奏響高質量發展"鏈"曲
2021/1/5 9:36: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2020年以來,國家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路徑,積極推進不斷集聚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以“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的產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2020年以來,國家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路徑,積極推進不斷集聚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以“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的產業鏈思維,穩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鏈”上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
總投資130億元的網易數字產業基地、110億元的奕斯偉板級封裝系統集成電路基地、15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基地、100億元的字節跳動西部中心……2020年1-10月,成都高新區落地百億級項目10個。一個個巨頭陸續投資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區以產業功能區為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產業集群效應凸顯的有力證明。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全力推進新經濟活力區、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天府國際生物城、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和未來科技城全域五大產業功能區建設,產業質效和科創實力持續壯大提升,為經濟增長注入活水。2020年上半年實現產業增加值1191.4億元,同比增長7%。
布料縫合、褶皺懸垂、色彩疊加……威海火炬高新區企業迪尚集團設計師陳首成用鼠標在電腦屏幕上“飛針走線”,一件大衣在她眼前正完成數字化成樣,幾天后這款數字樣衣將登上國際訂貨會現場。這一速度得益于迪尚集團從“智造”入手,使用3D服裝設計技術,建設面輔料存儲中心以及樣衣存儲中心,實現從面料選擇、服裝設計,到最終成衣生產,全部邁入數字化設計制造大門。
給產業加入互聯網“基因”,讓生產被精準計算,已成為威海火炬高新區產業的“智造”新常態。目前,威海火炬高新區已形成以高端打印、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信息安全、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
88米,是咸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一塊液晶面板從自家廠房出來,再進入到下游企業的距離。這條世界首創的長88米空中連廊,一端是咸陽彩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8.6代液晶面板生產車間,一端是全球最大的顯示器制造商冠捷顯示科技(咸陽)有限公司的裝配車間。只需按下按鈕,一塊塊液晶面板“歡快”地在空中連廊的傳送帶上“走過”,上下游企業被即時連接。
咸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只是咸陽高新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的一個縮影。目前,該生產線帶動了包括美國康寧、臺灣冠捷兩個上下游大企業在內的35家配套企業入駐,直接吸納了3000多名專業人才回流,帶動1萬余人就業,形成了涵蓋上游裝備、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組,以及下游智能終端的完整產業鏈。
如今在國家高新區,一篇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大文章,正在加緊書寫。
多舉措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
2020年以來,不少國家高新區從“補鏈、強鏈、延鏈”三方面入手,一攬子政策精準發力,力促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為做強產業鏈供應鏈,切實解決產業及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2020年12月28日,中關村管委會發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精尖產業強鏈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5年)》,并面向全社會公布首批技術需求榜單。該方案旨在發揮中關村創新引領作用,支持領軍企業聚焦高精尖產業的發展需求,推進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
2020年8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發布全國首個區縣級助力國內大循環措施——《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國內大循環若干措施》,從重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等方面提出8條具體舉措。
“助力國內大循環8條”著力推動強鏈、補鏈、固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緊盯具有較強產業控制力和根植性的龍頭企業、明星企業等產業鏈“鏈主”企業,對新落戶的“鏈主”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對主導產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鏈主企業”引進上下游關鍵、薄弱、缺失環節企業的,給予重獎。
2020年11月,佛山高新區出臺《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踐行新發展理念加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行動方案》提出,佛山高新區將聚焦10大智能制造產業鏈,深入實施20項重點任務,協同推進產業鏈與創新鏈“雙鏈”融合。同時,圍繞10大重點智能制造產業鏈,將由佛山市委市政府、佛山高新區黨工委與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擔任產業鏈“鏈長”,負責調研梳理產業鏈發展現狀、制定產業鏈圖譜、優化產業鏈政策措施、培育重點企業、協調推進重點項目等。
企業只需要輸入手機號碼就能注冊系統,隨時查詢供需信息,查看供需政策及園區配套服務……2020年11月5日,長沙高新區上線產業鏈供應鏈云平臺。該平臺專門設置了企業供需、生產配套、政策支持、專業服務、龍頭企業需求、行業資訊等板塊,線上、線下服務園區企業。
云平臺上線一個月來,注冊企業400多家,發布供需信息500多項。同時,通過落實線上無縫銜接、線下精準對接的雙重服務保障機制,長沙高新區線下服務團隊已走訪企業350多家,匯總企業供應鏈需求400多條,促成本地配套、廠房、資金、人才等各類對接130多次,達成合作意向近4億元,初步形成了園區產業鏈供應鏈支撐體系。(記者 羅曉燕)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