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時期中國已摘帽貧困縣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4.6%
2021/2/28 11:36:20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十三五”時期,中國832個已摘帽國家級貧困縣企業銷售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年均增速達14.6%。其中,2020年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保持15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十三五”時期,中國832個已摘帽國家級貧困縣企業銷售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年均增速達14.6%。其中,2020年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保持15.9%的水平。
分區域看,四大區域已摘帽貧困縣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均超過10%。其中,東北地區已摘帽貧困縣近兩年銷售增速加快提升,2019年增長13.6%、2020年增長29.7%,增速躍居四大區域首位;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年均增速分別為18.7%、15.6%和13%。
分行業看,2016-2020年,832個已摘帽國家級貧困縣制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1.9%。支撐大量貧困人口就業的農林牧漁業、建筑業、住宿餐飲和批發零售業等行業增速較快,年均增速分別為17.5%、20.9%、18.8%和20.7%。交通物流狀況持續改善,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年均增長14.7%。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制造、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租賃商務服務行業銷售增速較快,年均增速分別為45.4%、35.1%、24.7%和38.8%,推動已摘帽貧困縣產業結構優化。
全國8000戶扶貧龍頭企業九成以上來自農林牧漁業、制造業和批發零售三類行業,重點圍繞農業以及農產品的加工、銷售進行產業布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扶貧龍頭企業經營規模迅速擴大。2016年以來,從事三類行業的扶貧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分別增長40.1%、27.6%和36.2%,戶均營收規模從2015年的1044萬元(人民幣,下同)擴大至2020年的4383萬元。2020年全年銷售過億元的扶貧龍頭企業數量是2015年的3.3倍。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扶貧龍頭企業經營效益不斷改善,扶貧產業鏈加快向高附加值和線上延伸。2016年以來,扶貧龍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年均增長43.9%,戶均實現利潤額從2015年的108萬元擴大至2020年的673萬元。信息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88%,扶貧龍頭企業中的農產品電商平臺企業數量五年間增加了7倍多。(趙建華)
轉自:中國新聞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