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訪談》白棉花為何上了“黑名單”
2021/3/29 19:40:00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記者了解到,如果得不到認證,相當于新疆棉產品進入了國際貿易的“黑名單”。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近期,H&M、耐克等一些國外品牌公司聲稱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問題,拒絕使用新疆棉花產品的聲明引起了全球輿論的關注。而前段時間,記者接到一些新疆棉企負責人的反映,說去年以來,已經簽好的棉產品出口訂單突然間全部被取消,企業經營出現了一定問題。除了工人們擔心自己會失去工作,就連棉農也開始擔心,自己種植的棉花會不會受到影響。那么,好好運營的企業為什么會突然面臨如此的困境呢?總臺央視記者前往新疆進行了調查。
今年55歲的艾爾肯·艾則孜是新疆尉犁縣的一名棉農,依靠家里的150多畝棉田,現在每年的純收入就有10萬元左右。
種棉、養牛、放羊,艾爾肯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富裕。除了棉田附近的這套平房,2018年,艾爾肯又在尉犁縣城里買了一套將近100平方米的房子。
然而今后,艾爾肯一家的幸福生活,很有可能因為附近工廠不再收購他的棉花而發生變化。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記者來到了尉犁縣眾望工貿有限公司了解情況。負責人張彪介紹,他已經連續兩年從艾爾肯的棉田收購棉花,這些棉花在張彪的工廠加工后銷往國內外。
2020年,張彪卻失去了出口的機會,品牌商不再從張彪的工廠購買棉產品。
已經簽好的訂單為何會突然取消?這中間到底出了什么問題?起因都是2020年8月,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宣布對所有新疆棉企無限期取消擔保認證。許多新疆的棉企都受到很大影響。
記者了解到,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是一家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國際性棉花供應鏈標準審核機構,為棉花生產加工企業提供“良好棉花”擔保認證。只有經過協會認證的棉花和棉織品,在全球供應鏈市場才具有競爭力。如果得不到認證,相當于新疆棉產品進入了國際貿易的“黑名單”。
張彪說,因為他的企業處于產業鏈上游,所以預期損失不算太大,但一些主要依靠出口的棉企,銷售渠道已經被徹底切斷,有的企業損失達到幾個億。
按照“良好棉花”項目的認證標準,要同時符合植物保護、體面勞動、農場系統化管理、水資源管理、棉花纖維品質、生物多樣性和土壤健康這7項標準,才能拿到“良好棉花”的認證。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取消認證的說辭,就是“體面勞動”出了問題,也就是協會認為,新疆棉企存在“強迫勞動”的問題。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還要從近幾年一些西方媒體炮制的謊言說起。
2019年以來,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英國廣播公司、《華爾街日報》等一些西方媒體和非政府組織,持續指責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問題。在連篇累牘的報道中,他們把新疆棉紡織行業定義為“強迫勞動的重災區”,甚至聘用當地少數民族工人這些正常的生產經營行為,都成了他們眼中的“罪狀”。而這些充斥著謊言和偏見的指責,已經被中國政府多次澄清,大批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也予以了駁斥。
但是,在西方強大的輿論攻勢下,耐克、CK、湯米、Gap等品牌商紛紛停用新疆棉織品。而作為關鍵角色的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也采取了行動,啟動新疆“強迫勞動”調查。那調查又是如何進行的呢?記者找到了在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上海代表處供職的吳艷。
吳艷說,對于新疆棉花是否符合良好棉花發展的標準,上海代表處在審核過程中一直遵循的是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的三重認證機制。
位于庫爾勒市的新疆泰昌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經營棉花種植和加工的企業,從2012年起,每年都會通過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的評估并得到“良好棉花”認證。2020年5月,是協會來企業進行現場評審的日子。
經過嚴格復查,吳艷的團隊證實新疆并沒有所謂“強迫勞動”問題。
吳艷提到的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國際公認的檢驗、認證機構,對新疆棉紡織行業生產經營情況十分了解。但是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總部卻無視其上海代表處和通標公司提交的評估報告,聲稱新疆棉企存在所謂“強迫勞動”,并且沒有任何理由的無限期取消新疆棉企“良好棉花”認證。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為何會執意地不顧事實?這個“強迫勞動”結論又是如何出籠的呢?記者了解到,參加良好棉花調查工作組的一些所謂的人權組織,在調查工作中向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總部頻頻施壓,他們也是所謂新疆“強迫勞動”問題的始作俑者。
“維吾爾人權項目”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的非政府組織,長期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開展涉及新疆的負面宣傳活動,發布了大量與新疆人權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不符的報告,甚至積極鼓吹極端和分裂思想。該組織負責人路易莎·格雷烏,曾經擔任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副總裁。
“人權觀察”號稱全世界最大的人權非政府組織。英國《泰晤士報》曾經批評該組織只關心美國認定的敵對國家,選擇性報道這些國家所謂迫害人權的案例,奉行雙重標準。在涉及中國的人權問題上,該組織罔顧事實、極力抹黑。值得注意的是,“人權觀察”和資助“維吾爾人權項目”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因在香港“修例風波”中表現惡劣,被我國宣布制裁。
“公平勞工協會”“國際勞工權利論壇”針對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展勞工項目,他們發布的報告,也常常對這些國家的人權保障攻擊抹黑。其中,“公平勞工協會”在涉疆問題上表現十分活躍,曾于2020年3月發布“關于中國采購和強迫勞動風險的聲明”,施壓各國企業放棄采購新疆出產的原材料。
記者了解到,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總部會作出這種毫無道理的決定,除了人權組織從中干涉以外,也與良好棉花理事會的影響有很大關系。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的決策機構是良好棉花理事會,其主要收入來源是理事會成員中的瑪莎百貨、李維斯、蘇皮馬等品牌商代表,這些品牌商代表大部分來自歐美國家。另外,美國國際開發署是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的重要贊助方,這家美國政府機構左右良好棉花理事會的內部決策,不斷授意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總部對新疆棉企采取不正當行動。
整個2020年,美國政府對新疆棉產業也是頻頻出手打壓。從美國財政部要求美國公司完成與新疆52家棉企的清算撤資,到國土安全部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針對新疆棉企發布進口禁令,幾項措施幾乎封堵了新疆棉產品的出口渠道。
國際零售品牌在中國地區采購的“良好棉花”,占全球采購量的33%。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總部作出的無理決定,實際是美國政府涉疆制裁的延伸,導致了供應鏈脫鉤的惡果。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和一些非政府組織、零售品牌商的所作所為,讓白棉花上了“黑名單”。因為霸凌思維的驅使、政治因素的存在,還有許多本應正常交易流通的商品,不能進入到供應鏈;還有許多互利共贏的經貿、科技、人文合作,不能順利開展。
事實證明,所謂新疆“強迫勞動”的說法是徹頭徹尾的世紀謊言,是美西方個別政客、非政府組織、媒體沆瀣一氣炮制的丑惡鬧劇。他們表面上關心的是人權問題,實際上卻是打著人權的幌子反人權,企圖剝奪新疆棉農和最普通勞動者的利益。他們以“強迫勞動”為由限制新疆產品出口,打壓中國企業、破壞新疆穩定、抹黑中國治疆政策,甚至對中國內政粗暴干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也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舉措,維護中國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