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國常會“關鍵詞” 把脈政策發力點
2021/6/28 9:36:19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共召開了20次。筆者梳理發現,小微企業、大宗商品等成為上半年國常會中頻頻出現的“關鍵詞”。筆者認為,這兩個詞之所以能成為“關鍵詞”,今年以來,截至6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共召開了20次。筆者梳理發現,小微企業、大宗商品等成為上半年國常會中頻頻出現的“關鍵詞”。筆者認為,這兩個詞之所以能成為“關鍵詞”,有其必然性,同時又有一定的關聯性。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正所謂“小微活、就業旺、經濟興”。然而,去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不少小微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帶來嚴重影響。如何讓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活下去”,幫扶它們穩健發展,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一環。
所以,財稅、金融等一系列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如雨后春筍般推出。這些政策,針對性強,就像滋潤的甘霖,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恢復、穩定提供了動力。
這從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最近分享的一組數據中可見一斑:1月份至4月份,規模以上小微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3%,兩年平均增長8.8%。
但是,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仍不可小覷,比如,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中下游行業和小微企業的成本沖擊持續顯現。
面對這一情況,5月12日、19日和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三次關注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問題,并強調保供穩價,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6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今年要繼續發揮金融機構作用,采取六方面減費措施,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降低成本,減輕上游大宗商品漲價傳導壓力。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就大宗商品價格問題密集調研。以國家發改委為例,根據其微信公眾號6月23日發布的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與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派出多個聯合工作組,赴有關省市就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問題進行調查,并聽取了中下游企業對上游供貨數量和價格變化情況的反映,以及打擊投機炒作、保障市場供應的建議。
可以預期的是,后續相關部門會吸納一些合理的建議并加以落實,大宗商品價格有望逐步回歸至合理區間,以緩解眾多中下游實體企業、小微企業的壓力,增強企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2021年上半年即將結束,透過“小微企業”和“大宗商品”這兩個國常會的“關鍵詞”,筆者認為,今年下半年,與之相關的政策還會延續、發力。其中,針對小微企業,會繼續聚焦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加大扶持力度;在稅收方面,有望繼續推出一些優化措施,幫助小微企業渡過經營難關。
針對大宗商品價格問題,會加大監管力度,持續釋放強監管的信號;在前期已經投放今年第一批國家儲備銅、鋁、鋅的基礎上,后續可能還會視市場變化適時開展多批次投放。
轉自:證券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