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出口:吹響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
2021/6/29 16:01:15 來源:農民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0年5月21日,是中國首倡、并經聯合國批準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中國是全球茶葉第一大生產國,茶葉種植面積占全球60%、產量占45%。但是,中國的茶葉出口量還不足全球2020年5月21日,是中國首倡、并經聯合國批準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中國是全球茶葉第一大生產國,茶葉種植面積占全球60%、產量占45%。但是,中國的茶葉出口量還不足全球貿易量的五分之一。筆者還記得一位領導講過的出訪軼事,幾年前在紐約街頭不期而遇一家茶葉店,欣然進入想看看中國茶的包裝賣相,不料整個店里有斯里蘭卡茶、印度茶、歐洲茶,就是沒有中國茶。當然,近年中國茶的國際品牌和營銷已經越做越好,但是茶葉在國際市場上遭遇的尷尬,同樣是不少優勢特色農產品遇到的,出口沒品牌、沒形象、沒渠道,迫切需要提檔升級,轉變發展方式。
說到農產品出口,大家可能首先對全球農產品貿易的基本格局感興趣�?偟膩碚f,有6個國家占據了世界農產品進口和出口的“第一軍團”。其中,前五大農產品出口國分別是美國、荷蘭、德國、巴西和中國,占總出口的30%;前五大進口國分別是中國、美國、德國、日本、荷蘭,占總進口的40%。有趣的是,除了巴西和日本分別是出口和進口為主導以外,其他國家都既是主要出口國又是主要進口國。這充分說明,大進大出是當今全球農業大國強國的基本特征。但細細觀察,美國、德國進口大于出口,逆差僅在200億美元左右;荷蘭出口大于進口,順差達到350億美元;只有中國的逆差高達近1000億美元,實際上是有大進沒大出,出口競爭力還不夠強。
中國農產品出口有幾個“扛把子”品種,它們是水產品、蔬菜、水果,出口金額分別占農產品總出口額的25%、15%、10%左右,曾經是中國農產品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之所以能夠長期出口這些產品,是由中國農業的比較優勢決定的。中國人多地少,很難在土地密集型的大宗農產品上具備國際競爭力,相比而言,水產品、蔬菜、水果生產具有更突出的勞動密集型特征,而且中國在農產品加工方面技術領先、優勢明顯,約40%的水產品出口采用來進料加工貿易方式,果蔬加工制品、預包裝食品等的出口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盡管中國農產品出口總體保持穩定,但2019年以來已經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幾大優勢產品都面臨挑戰。水產品出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先后經歷國內疫情停工停產、國際疫情需求萎縮、冷鏈疫情封鎖原料等三波沖擊,2020年的多數月份出口降幅超10%。蔬菜出口處于徘徊狀態,近5年年均增長率僅為3%左右,疫情后呈下降態勢。水果2018年首次出現貿易逆差,雖然受益于疫情下居家消費需求旺盛,出口實現逆勢增長,但也很難恢復順差。
在中國農產品出口爬坡過坎的背后,有著深刻的內外部原因。從微觀主體看,中國有2萬多家農產品出口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產品附加值低、缺少自主品牌、不懂國際營銷等情況普遍存在,很多企業找不到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從宏觀政策看,國內在促進農產品出口方面,支持手段分散,支持力度不足;而發達國家已經普遍構建起系統的支持政策體系,美國年度農產品出口促進預算2.55億美元,另外還有65億美元的出口信貸擔保額度,歐盟2020年農產品出口支持計劃約2億歐元,日本制定《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出口促進法》。從競爭環境看,與中國農產品出口產業處于類似發展水平的東南亞等,要與我國在相同目標市場上分一杯羹,東南亞國家與美歐日等主要市場之間有許多優惠貿易安排,擁有比中國更好的市場準入條件。
要解決上述這些問題,需要多方發力,其中,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提高市場主體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從根子上做文章。通過調研,筆者認為有四個方面短板需要加強:一是國際認證認可。需對標目標市場的認證要求,建立相應的產品檢測和認證體系,獲得“通關寶典”。二是國際標準。需在生產、加工、包裝、倉儲、物流等方面實現標準化,提升全產業鏈的質量水平。三是國際品牌。需以出口為導向,加強自主品牌設計和國際營銷,更好挖掘產品文化價值,擴大影響力。四是國際價值鏈。需優化產品結構,升級技術裝備,創新出口模式,完善配套設施,延伸產業內涵。與此同時,政府部門要強化出口公共服務,當好政策的解讀者、信息的傳遞員、平臺的搭建方。
值得欣喜的是,2021年5月,農業農村部認定的首批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已經出爐,115家國貿基地獲得正式認定,另有23家后備基地納入管理體系。這是在全國層面首次由農業專業部門認定的貿易基地,是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復合載體。所認定的基地,遍布全國28個�。ㄊ小⒆灾螀^),涵蓋了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品類,相當一部分基地是占據本行業出口主導地位的頭部企業。基地認定后,將圍繞擴大農產品出口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總體目標進行建設,成為本地區、本行業農業國際貿易的標桿,示范引領更多市場主體有效開拓國際市場,探索中國農業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模式路徑。
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個“國際茶日”上,“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的主題再次唱響在西子湖畔、錢塘江邊。隨著中國農業貿易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相信會有更多的佳茗、更多的中國農產品,以自信形象走出國門,與世界人民共品共享。
�。ㄗ髡邌挝唬恨r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