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融合 鄉村富民產業加快發展
2021/7/1 15:36:1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產業振興將更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延長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產業振興將更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延長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充分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
伴隨著農業多種功能的不斷拓展,共享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養等產業與農業跨界融合。
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中,我國創建了388個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認定了1216個“一村一景”的美麗休閑鄉村。開展中國美麗鄉村推介活動,累計推介970個功能完備、特色突出的美麗休閑鄉村和1000條精品旅游線路。
其中,2019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超過8500億元,年均增速9.8%,直接帶動120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成為拓展農業功能、提升鄉村價值的重要實現形式。
在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中,我國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提升農產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引導大型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基本形成農產品加工業向主產區、特色優勢產區、重點銷區及關鍵物流節點梯度轉移的格局。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已建成超過17萬座農產品初加工設施,馬鈴薯、水果、蔬菜產后損失率從15%降低至6%以下,加工轉化率從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68%。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約23.5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
國辦印發的《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中指出,支持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研人員和鄉村能人等返鄉下鄉創業。
2020年,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達到1010萬人,在鄉創新創業人員3000多萬人。截至2019年年底,注冊在縣及縣域以下的農村電商數量超過800萬家,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7萬億元,農產品電商零售總額達到3975億元。
政策加大鄉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
在政策支持力度方面,農業農村部6月22日披露這樣一組數據:2020年以來,我國實施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00億元,支持建設10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一批產值超百億元至超千億元、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現代農業產業經濟帶。
同時,一批大型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促進了龍頭企業與其他市場主體抱團發展。
目前,我國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超過9萬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547家,初步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的鄉村產業“新雁陣”。2021年,農業農村部啟動第七批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申報工作,擬新認定400家。
龍頭企業“領頭雁”的作用明顯。比如,領頭企業共建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帶動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抱團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將標準化、品牌化貫穿于企業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建立健全質量標準體系,提升鄉村產業質量水平和品牌效益。
農村產業融合的趨勢已經顯現出來。我國正在加快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大型經濟圈、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型經濟圈、農業產業強鎮小型經濟圈和“一村一品”微型經濟圈,推動構建鄉村產業“圈”狀發展格局,形成國家、省、市(州)、縣四級聯動鄉村產業體系,從而實現“點線面”結合,功能有機銜接。
轉自:中國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