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板價格失速上漲局面在今年第三季度有望企穩
2021/7/10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第一季度以來,因供應端材料短缺,面板的實際出貨受到影響,供不應求導致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受下半年需求預期轉弱以及面板產能持續擴充、供應逐步恢復的態勢影響,預計面板價格失速今年第一季度以來,因供應端材料短缺,面板的實際出貨受到影響,供不應求導致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受下半年需求預期轉弱以及面板產能持續擴充、供應逐步恢復的態勢影響,預計面板價格失速上漲局面會在今年第三季度趨穩。
供需失衡導致價格漲幅擴大
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LCD TV面板市場供需關系出現持續緊缺,推動面板價格持續上漲,迎來了上漲時間最長、漲幅最大的周期。群智咨詢數據顯示,32英寸累積漲幅高達1.5倍,43英寸、50英寸、55英寸價格均已翻倍,65英寸、75英寸等大尺寸價格也上漲了30%~60%。其中,中小尺寸累計價格漲幅大,大尺寸價格漲幅相對較低,使得面板陷入了“低端化”陷阱。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炎順在今年4月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本輪面板價格的上漲基于市場原因、供給原因、技術進步原因、產品高端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特征的影響,未來這些因素還會常態化保持。
需求端相對穩定。TCL科技相關負責人在4月28日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國內電視市場量穩價增,尤其大尺寸TV產品需求旺盛,海外量升價穩。未來一兩年時間,TV面板價格走勢將出現分化,但行業整體平穩,結構上有優化。
在供應端,IC、玻璃、偏光片等面板上游材料短缺,對面板的實際出貨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群智咨詢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出貨6520萬臺,同比增長3.6%;出貨面積41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3%。受IC供應不足的影響,面板廠一方面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另一方面半成品庫存呈增加態勢。IC供應預計在短期內無法緩解,在第二季度依然是掣肘TV面板供應的核心因素。
上游供應之外,面板廠表示短期內不會再投建新的LCD產線,但產能擴張依舊在持續進行中。例如京東方武漢第10.5代TFT-LCD生產線目前正按既定計劃進行產能爬坡,有望于2021年第二季度實現滿產。
陳炎順表示,未來三年內,半導體顯示行業產能增加和因技術升級、產品升級、產能退出、市場應用范圍的擴張等因素導致的產能消耗是基本相當的,不會出現明顯的產能冗余。且本輪面板價格上漲過程中明顯的特征就是頭部企業集聚效應,供應鏈、制造端、消費端各個環節都明顯向頭部企業靠攏,一旦行業的頭部企業前三名占據市場 60%以上的份額時,行業發展的穩定性將會明顯增強。當行業發展的特征轉為成長性特征后,價格的波動還會存在,但波動的幅度將收窄、時間周期會拉長、頭部企業恢復的彈性會明顯增強。
群智咨詢TV事業部研究總監張虹向記者表示,在面板供應依然不穩定、市場持續供應緊缺的趨勢下,面板廠商對于大尺寸產品的價格補漲意愿強烈。預計2021年第二季度LCD TV面板價格維持上漲的趨勢,其中大尺寸面板維持較大的漲幅。
IT、TV出貨結構調整加速
展望全年,在需求方面,TV大尺寸化及體育賽事的刺激將持續拉動需求增長,遠程辦公、教育帶來的IT需求持續高漲,將進一步消耗產能。
據群智咨詢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京東方出貨規模達到1520萬臺,出貨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出貨數量和面積占全球第一。各條G8.5滿產滿銷的同時,武漢G10.5代線爬坡并承接來自G8.5代線TV面板產能的轉移,第一季度末產能達到100K大板。
TCL華星第一季度出貨規模達到1015萬臺,出貨面積超過717萬平方米,站穩全球第二。第一季度末t7將迎來正式量產,產能預計從二季度開始逐步釋放。產品結構方面,TV面板產能將會更加聚焦55英寸,65英寸和75英寸,其中55英寸出貨規模全球第一。
惠科第一季度出貨規模達到958萬臺,出貨面積超過411萬平方米,排名從去年一季度的第八快速上升到第四。新產線陸續量產以及產能持續提升,惠科2021年LCD TV面板的產能面積將同比增長69.3%。
而縱觀韓國兩家廠商第一季度的出貨規模,LGD出貨排名小幅下降,而SDC出貨面積同比大幅下降62%。我國臺灣廠商群創和友達也逐步將G6的產能分散至IT、商顯等其他應用。
TCL科技相關負責人在4月28日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TV面板大尺寸產品的供應相對更為緊張,長期來看,品牌廠商對增值型市場的開拓將導致TV高端化、大尺寸化趨勢加速。對此,TCL華星正在做業務組合調整,之前絕大部分產能聚焦在TV,少部分在中尺寸產品,未來將考慮提升中尺寸比例。
京東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在 IT 面板領域,大尺寸、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等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接近一半,這些高端產品在全球占比也超過1/3。
群智咨詢數據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電視面板供需比為2.8%,并呈現結構性不平衡,其中,以32英寸到43英寸為代表的中尺寸供需平衡,價格將逐步止漲,大尺寸仍供需緊張,維持小幅上漲態勢,預計第三季度市場趨穩。
產業鏈備貨策略靈活調整
2021年第一季度,需求強勁以及上游材料短缺加劇面板供需失衡,面板價格失速上漲。在上游供應端,IC供應是掣肘面板實際供應的關鍵因素。上半年DDIC供應形勢嚴峻,因此,短期內面板的供應增長仍然十分有限,下半年DDIC的供應能力變化對TV面板供應釋放至關重要。
京東方、TCL華星、惠科等面板廠表示短期內不會再投建新的LCD產線,但產能擴張依舊在持續進行中。Omdia研究表明,綜合所有產能擴充的計劃,幾乎相當于重新建設了一條產能高達155k/月的10.5代線及約170k/月的8.6代線,且都將在未來3年左右的時間逐漸釋放。對此,Omdia預計市場供需水平仍然有希望維持在能控制的程度。且經過這一輪產能擴充后,大尺寸產能尤其是LCD產能,有望進一步集中在國內三家廠商之手。高度集中的產能毫無疑問也會在市場低潮的時候具有更強的抵御能力及控制能力。
在終端環節,在面板價格高企的情況下,整機廠商經營壓力驟增。張虹建議,面對快速上升的成本壓力,整機廠要思考如何在成本上行周期中調整備貨節奏、產品策略、零售價格等以減輕和改善經營虧損的壓力。要關注電視終端零售價格上漲短期內對需求會產生抑制效果,但反饋到面板的備貨需求有一定的滯后性。
面板廠則應該引導價格理性調整,推動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品牌廠商對外努力爭取上調零售價格,對內積極進行產品升級,從而加速了大尺寸化進程。全球LCD TV面板平均尺寸在2020年增長了1.8英寸,預計2021年將增長1.5英寸。其他應用的關聯影響是一把雙刃劍。張虹強調,一方面,若IT市場需求維持強勁,可承接部分高世代線產能轉移;另一方面,智能手機需求下調,將釋放部分IC產能,對大尺寸面板有效供應形成一定補充。
張虹強調,盡管今年下半年需求預期轉弱以及面板供應呈現逐步恢復的態勢,各個產業鏈庫存相對健康,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供應短缺之后,整機廠商面板備貨策略如何調整,對供需關系的變化具有指引作用。(記者 盧夢琪)
轉自:中國電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