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家門口的“網紅”無人餐廳
2021/7/28 12:07:14 來源:中國質量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本報記者 霍一夫蔥烤大排、黃燜巴沙魚……這不是高檔餐廳的菜單,而是在上海一家社區食堂只需10元錢就能吃到的菜品。讓人稱奇的是,在這家社區食堂里,廚師是智能烹飪烤箱,機□本報記者 霍一夫
蔥烤大排、黃燜巴沙魚……這不是高檔餐廳的菜單,而是在上海一家社區食堂只需10元錢就能吃到的菜品。讓人稱奇的是,在這家社區食堂里,廚師是智能烹飪烤箱,機械臂成了廚工,收銀員則是智能支付終端。日前,上海首個全自動智慧社區AI食堂在長寧區虹橋街道開門迎客。
為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上海正在大力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建設一批解決老年人就餐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區食堂就是上海鼓勵發展的社區老年助餐服務的重要場所之一。這些食堂由街道統籌,開在居民家門口,不僅能解決老人就餐需求,部分社區食堂還面向社會開放,為周邊人群服務。
據介紹,在長寧區虹橋街道亮相的AI食堂,利用智能烹飪系統和無人機械臂集成的全自動設備進行凈菜加工制作,搭配自動煮面機和24小時小吃機,實現全自動后廚、全流程可追溯。同時,食堂與智慧取餐柜相結合,實現“網訂柜取”用餐新模式。
記者看到,AI食堂共分為3個模塊,分別為中餐、面、ATM取面機器人。食堂可以烹飪1000多道菜品,200人份的宮保雞丁10分鐘即可完成。同時,數字化助餐還可以分析老人飲食習慣。據餐飲企業創始人劉蘊熙介紹,社區食堂的智能烹飪烤箱后臺,會通過數字化就餐,記錄了解老人的飲食習慣,分析營養成分攝入情況,以此實現智能化配餐和用餐提醒,確保老人可以合理、均衡地搭配各種膳食,吃得健康有營養。AI食堂整套系統還考慮到老年人操作的便利性,進行了適老化的技術應用,用餐全流程可追溯,安全放心。無人值守的全智能社區AI食堂配有智能支付終端(聲控、刷臉、手紋等),不僅節省了收銀的人力成本,還優化了就餐體驗,免去買卡、算賬等環節,解決了老年人不懂智能手機掃碼、容易遺忘就餐卡等“痛點”。就餐老年人只需將放著菜肴的餐盤放在臺子上,菜品的種類和價格即可被自動識別。臨街開設的“ATM取面機”能24小時自動完成面點的制售。同時,后臺智能系統進行銷售數據實時分析,指導后廚補餐,減少管理成本,實現精細化運營,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智能化生活機器人“大廚”做的AI大餐。
這套智慧社區AI食堂系統是由上海熙香藝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熙香)創新推出的“AI物聯網+餐飲+社區服務”新模式。與傳統餐飲流程布局不同,熙香充分利用經營場所上部空間,使用空中傳輸線自動傳輸食品原料,傳輸線下方作為成品備餐區域。為了精準服務支持新業態發展,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從項目設立之初,就主動跨前實地調研,詳細了解企業的創意和需求,及時評估新模式、新業態可能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狀況和關鍵風險點,對場所的布局流程及設施設備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并指導企業在空中傳輸線加裝視頻監控,要求企業嚴格落實空中傳輸線餐前餐后清洗消毒和每餐食品留樣專人負責等制度,從而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服務企業更好發展。
現在,居民馬阿姨和陳老伯已經成了AI食堂的常客。馬阿姨的小姐妹還專程從虹口區到這里來“打卡”,AI食堂成了附近老年人的網紅場所。據悉,今年上海將新增200個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