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明確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目標
2021/8/14 10:12:03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世界對公共醫療服務、生物醫藥創新的重視程度空前。在這場艱苦的戰 “疫”中,醫藥人貢獻非凡,從檢測試劑、抗體藥物到疫苗的研發上市,從基礎研究平臺搭建到臨床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世界對公共醫療服務、生物醫藥創新的重視程度空前。在這場艱苦的戰 “疫”中,醫藥人貢獻非凡,從檢測試劑、抗體藥物到疫苗的研發上市,從基礎研究平臺搭建到臨床實踐……在政策、科技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多方推動下,我國生物醫藥行業迅速發展,行業格局從仿制向創新逐步轉變,本土醫藥創新活力得到激發,創新程度日益提高,上市創新藥數量快速增長。
為更好支持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今年以來,多地頻頻加碼布局生物醫藥產業,一些城市明確提出未來幾年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目標。
廣東:著力發展第三方醫學檢驗
近年來,廣東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規模穩步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數據顯示,全省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營業收入超過2500億元,有效發明專利量為9702件。預計到2025年,全省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營業收入將達1萬億元。
與此同時,廣東省產業發展集聚效應凸顯:擁有廣州國際生物島、深圳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珠海金灣生物醫藥產業園、中山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等產業集聚區;擁有3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家省實驗室;建有國家基因庫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擁有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一批知名醫科大學,以及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和創新型企業。
作為傳統醫藥大省,廣東將 “第三方醫學檢驗”定為未來培育發展現代化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力點。
據了解,廣東第三方醫學檢驗產業起步早,技術研發能力以及經營企業數量等多項指標都位居全國前列。與長三角等地區相比,廣東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向 “高精尖”領域率先突破,補足高端產業鏈的薄弱環節,構建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業內人士認為,第三方醫學檢驗所掌握的樣本資源和數據資源,又可以應用到上游企業的藥物開發以及臨床研究等領域,這正是未來廣東生物醫藥的發力點。
按照相關規劃,到2025年,廣東要實現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規模、集聚效應、創新能力國內一流,體制機制、服務體系、市場競爭力國際領先,打造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高地。
江蘇:發揮產業園區創新能力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最集中、產業鏈最完整、創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生物醫藥百強企業數量占到全國的1/3,產值占全國的30%左右。
5月25日,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以下簡稱 “聯盟”)在蘇州工業園區成立,該聯盟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有關部門牽頭,首批吸引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中國藥科大學、信達生物、江蘇恒瑞等65家會員單位加入。據了解,聯盟將進一步推動高端要素集聚和資源協同合作,加快構建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體系,促進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高地。
醫藥產業作為蘇州的三大新型產業之一,在政策推動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截至今年5月,蘇州產業園區聚集中外院士團隊20個、國家級人才工程入選者80位、各級領軍人才超1000名,頂尖人才數占全國同類人才的比重達25%以上。
在頂尖人才帶動下,蘇州產業園區的創新能力也被進一步釋放,園區已上市新藥9個,包括信迪利單抗、卡瑞利珠單抗、澤布替尼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磅新藥。此外,在疫苗研發領域,艾博生物mRNA、艾棣維欣DNA兩款核酸疫苗,均入選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疫苗攻關任務,并在各自領域率先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此外,為進一步推動醫藥產業發展,釋放蘇州醫藥產業的發展潛能。江蘇省今年5月發布 《省有關部門協力支持中國 (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生物醫藥產業開放創新發展政策措施》,在22條措施中,涵蓋增強生物醫藥研發創新能力、做強做優生物醫藥產業鏈供應鏈、優化藥品醫療器械采購使用政策、完善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等四個方面。
據悉,2020年,江蘇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產值達2500億元,占全省比重超50%,年均增速長期保持在20%以上,產業規模、百強榜企業、創新藥物數量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其中,蘇州片區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生物藥、醫療器械領域優勢明顯。
安徽:開展人工智能創新藥物研發
生物醫藥產業是安徽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阜陽太和現代醫藥、亳州現代中藥和合肥生命健康產業基地,誕生了國際上第一個獲批臨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組亞單位蛋白疫苗。
作為安徽省省會--合肥,如今已成功躋身 “GDP萬億城市俱樂部”,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其中,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是其代表性發展產業。
據了解,目前,合肥市人工智能核心區入駐企業1024戶,營業收入達1060億元,為人工智能與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生物醫藥產業同步保持高速增長,先后獲批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物醫藥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目前,合肥市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企業近300家,其中規上企業76家,醫藥產業營業收入達536億元,已經形成了從醫藥研發、藥械制造,到醫藥服務、檢測醫療等較為完整的全產業鏈條。
下一步,合肥市將著力推動人工智能在生物醫藥領域的融入和運用,增強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助力藥物研發,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研發成功率,做大生物醫藥產業鏈能級,打造具有國內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和大健康創新高地。據悉,合肥市將力爭 “十四五”全市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左宗鑫)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海南首單平價蔬菜零售保險落地
- 下一篇:前5月我國服務外包實現兩位數增長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