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肉大降價!6月CPI同比年內首次回落 機構熱議下半年走勢
2021/8/16 11:3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統計局7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CPI、PPI同比漲幅雙雙回落,2021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為年內首次回落統計局7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CPI、PPI同比漲幅雙雙回落,2021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為年內首次回落。而PPI同比上漲8.8%,預示今年高點已過。有分析人士指出,7月很可能會成為第一個降準窗口期。
“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0.3%轉為下降1.7%,影響CPI下降約0.31個百分點,主要是豬肉價格降幅擴大帶動。”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
豬價為何一跌再跌
據董莉娟介紹,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36.5%,降幅比上月擴大12.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80個百分點;從環比來看,豬肉價格繼續下降13.6%。
豬肉價格連續下跌主要受供給、需求兩方面因素影響。董莉娟表示,目前生豬產能持續恢復,壓欄的肥豬集中出欄,同時,豬肉進入消費淡季,需求季節性偏弱,共同影響豬肉價格連續下跌。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8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從目前情況看,隨著前期壓欄大豬逐漸被市場消化,加之國家收儲政策支撐,預計下半年生豬及豬肉價格以穩中盤整為主。
高峰同時明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的工作:一方面,在科學研判市場走勢的基礎上做好儲備調節,及時開展豬肉收儲、投放等工作;另一方面,將加強信息發布,合理引導預期,通過全國重點批發市場和典型零售企業等渠道了解市場供需情況,以商務預報等形式及時發布,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可能導致的恐慌情緒,穩定市場預期。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影響下半年CPI走勢的主要是豬肉價格及翹尾因素。下半年翹尾因素估計處于零點幾的低水平,豬肉價格處于下行周期,對于CPI仍是下拉效應,總體來看今年CPI沒有明顯通脹壓力。”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認為,隨著豬肉收儲工作的落實,以及三季度豬肉消費旺季的到來,豬價短期內下跌空間有限。
降準窗口已打開?
數據顯示,6月份,PPI同比上漲8.8%,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PPI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
董莉娟分析稱,“國內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效果初步顯現,市場供求關系趨于改善,工業品價格漲勢有所趨緩。”
本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點題“大宗商品”,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會議決定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民生銀行高級宏觀研究員王靜文表示,下半年隨著基數逐步抬升,預計下半年PPI延續回落態勢,年末將會回落到5%左右水平。由于CPI整體漲幅有限,PPI逐漸回落,下半年貨幣政策重心可重新向穩增長傾斜。7月7日的國常會重提降準,已透露出這方面的跡象。
未來CPI怎么走?
展望2021年下半年,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認為,盡管豬肉價格有望企穩反彈,但供給持續恢復和需求保持平穩的總體環境意味著豬肉價格反彈空間有限,其對CPI同比增速的推動力并不明顯;大宗商品供給的逐步提升仍是大概率事件,供需缺口逐步彌合將壓制其價格的抬升空間;在傳導方面,無論是產能利用率還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標,都表明上游價格向中下游價格的傳導仍難順暢。
天風證券認為,下半年豬肉供需關系有望再平衡,當前豬價已至底部區域,三季度有望企穩回升。下半年CPI的節奏是先下后上,食品CPI上行壓力不大,回升的主要動力來自核心CPI,預計CPI單月高點不會明顯高于3%。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6月10日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近期全球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較快,全球通脹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實,但對通脹是否能長期持續下去,存在著巨大分歧。
但易綱同時表示,“我國2020年疫情期間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國內總需求比較平穩,有利于保持物價總體穩定。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今年我國CPI走勢前低后高,全年CPI平均漲幅預計在2%以下。”
轉自:第一財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