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銅價正改變中期供需格局
2021/8/27 17:10: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前銅市場面臨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美國通脹持續高企,隨著就業市場改善,美聯儲縮減資產購買規模(Taper)的步伐越來越近,美元實際利率有望止跌反彈,美元指數有望繼續走強;當前銅市場面臨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美國通脹持續高企,隨著就業市場改善,美聯儲縮減資產購買規模(Taper)的步伐越來越近,美元實際利率有望止跌反彈,美元指數有望繼續走強;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地產調控的深入,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下降,銅的傳統需求和新能源需求短期都面臨走弱的風險。
美聯儲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步伐越來越近
首先,美國通脹高企,美國政府感受到通脹的壓力,試圖向OPEC施壓來釋放原油產量,以便對沖能源成本上升的風險。最新數據顯示,美國7月CPI繼續維持上漲勢頭,同比增長5.4%,預期增長5.3%,前值5.4%。這仍然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7月核心CPI同比上漲4.3%,預期4.3%,前值4.5%,增速略微放緩。在此前美聯儲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在暗示經濟尚未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不會放任通脹持續遠高于2%,這意味著如果9月份美聯儲可能不得不行動,原因在于4月份以來美國核心CPI持續高于2%之后,美國平均通脹率已經逼近3%。
其次,美國就業市場改善,尤其是職位空缺創紀錄高點,這意味著美聯儲沒有理由繼續不收縮貨幣,反而還面臨勞動力薪資增長帶來的額外通脹壓力。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表示,截至今年7月,共有49%的美國小企業報告存在空缺崗位無法填補,占比重回記錄最高,而且比過去48年的歷史平均水平22%竟高出27%之多,即較歷史平均水平翻倍,凸顯疫情期間不正常的局面。
再次,美聯儲支持削減QE的官員增多。舊金山聯儲主席Mary Daly表示,鑒于目前經濟反彈的力道,美聯儲可能會在今年底前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重返工作崗位,消費者支出依然強勁,家庭和商業活動的強勁復蘇將繼續加速。
出口放緩和國內融資降溫都意味著銅消費會降溫
首先,我國出口放緩的壓力已經顯現。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7月出口同比增長19.3%,6月增速為32.2%。從實物貨運量來看,7月份,進口同比和環比都在大幅下降,而出口同比大幅增長,但是環比大幅下降,這意味著出口高點可能已經出現。實際上,7月包括韓國、越南等國家出口增速都在回落,這意味著7月德爾塔病毒在全球蔓延已經影響了國際貿易。
進口同樣顯示國內原材料補庫力度在放緩。不僅包括大豆、棕櫚油等農產品進口同比大幅下降,還包括鐵礦石、原油、鋼材、銅材、天然橡膠和紙漿等原材料進口同比大幅下降。
其次,無論是居民部門還是非金融部門融資需求都在走弱。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億元,比6月少增2227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4059億元,比上年同期和6月分別少增3519億元和462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85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加142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974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093億元。短期貸款少增主要是疫情影響和消費支出減少,中長期貸款少增主要原因是地產調控持續加碼的情況下房貸在下降。
非金融企業貸款新增4334億元,同比多增加1689億元,但比6月少增1萬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短期貸款較上年同期減少2577億元,主要是非金融企業尤其是中期企業在原材料成本高企的情況下融資需求下降,海外訂單放緩也影響了短期融資。而非金融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4937億元,較上年同期少增加1031億元,這意味著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在下降。
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28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78億元,同比少減446億元;表外融資同樣在萎縮,7月委托貸款減少151億元,同比少減1億元;信托貸款減少1571億元,同比多減20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2316億元,同比多減1186億元;企業債券融資略微加快,但是政府債券融資和企業股票融資在下降,數據顯示,7月企業債券凈融資2959億元,同比增加601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820億元,同比減少3639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938億元,同比減少277億元。
高銅價可能帶來消費替代
國內“雙碳”目標也是2020年至今銅牛市的一個重要驅動力,尤其是新能源需求的發展,如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帶來銅的消費增長空間值得遐想。
最主要的是高銅價可能帶來供需的量變到質變。首先是消費替代。如鈉電池研發取得進展,鈉電池陰極和集流體采用的是鋁箔。資料顯示,鈉鋰集成在技術上來講應該沒有任何的難度,本質上就是一個AB電池的方案。鈉鋰電池材料的構成都包括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其中,鈉離子的正極材料比較豐富,成本明顯低于鋰電池。負極材料上,鋰電池現在工業化主要是用石墨,鈉離子電池主要還是用硬碳材料,硬碳來源可以用煤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前驅體,比如說工程樹脂,成本比石墨低的多。集流體方面,鋰電池基本上是用銅箔,而鈉離子電池正極和負極的極流體都可以用鋁箔,而鋁價盡管也大幅上漲,但是依舊遠低于銅。
從新能源汽車和儲能方面,銅一度被視為不可或缺的材料,但是高銅價使得原本技術上不存在的問題的鈉離子電池加快市場化。電能源汽車的電機、導線等使用大量銅,但是電池使用銅占新能源汽車很大一部分,一旦鋰電池成本高企被鈉鋰電池替代,那么銅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方面的消費增長空間沒有預計那么大。
銅市場可能再度累庫
銅礦供應恢復勢頭還會延續
銅礦方面,盡管短期部分銅礦出現罷工,但是不會影響整體銅礦供應增長的趨勢。一個重要指標可以驗證這一點,即銅精礦加工費在繼續攀升。截至8月12日,25%進口銅精礦現貨加工費已經升至57美元~62美元/噸,回到去年4月份時的水平。
銅礦罷工方面,最新消息顯示Codelco旗下Andina銅礦勞資談判失敗,將正式罷工,短期可能會影響市場情緒,長期可能影響不大,因其他銅礦增產跡象明顯。2020年,Andina銅礦銅產量為18.4萬噸,約占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總產量的11%,占智利全國總產量的3%,不及2017年Escondida礦的產量。
隨著國內銅冶煉企業集中檢修結束,國內陰極銅產量有望持續回升。安泰科調研顯示,7月份,22家樣本企業合計生產陰極銅74.72萬噸,同比增長7.67%,環比基本持平。在7月份,檢修的企業有金川集團、云南銅業、云南錫業、富冶和鼎等冶煉廠,8月份,基本上沒有大的企業檢修。由于銅精礦加工費攀升和硫酸價格高企,銅冶煉企業增產意愿非常大。
銅消費等待9月旺季表現
作為銅加工最大的消費板塊,8月上旬,銅桿消費再次走弱,體現在銅桿加工費自高位回落。數據顯示,8月12日,8mm銅桿加工費下降至550元~750元/噸,此前一度上漲至650元~850元/噸。
汽車方面,傳統汽車產銷明顯下滑,新能源汽車產銷雖然在增長,但是絕對量還不是很大,對銅消費拉動還是不夠。數據顯示,7月,我國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2%,狹義乘用車批發量同比和環比均有下降,分別為-8.2%和-1.9%,其中,部分合資車企的下降幅度較大。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長235.3%和169.4%。
部分車企的高溫假集中在8月上旬,生產部門在芯片不足的情況下集中休假。7月下旬,疫情點陣式地在不同地區出現,尤其對部分傳統汽車工業重鎮的生產生活秩序產生一定影響,可能加大8月份保供應壓力,也可能影響部分區域的8月車市銷售節奏。8月第一周,乘用車日均零售同比僅僅增長1%,乘用車日均批發同比下降13%。
空調作為銅管使用的一個重要領域,7月份排產同比和環比都在下降。調研數據顯示,7月家用空調行業總排產計劃1385萬臺,同比下降9.6%,環比下降10.6%。由于7月為空調冷年(上年8月到次年7月)的最后一個月,6月零售高增帶來的去庫存影響下,經銷商繼續加大提貨,也存在部分經銷商努力完成冷年提貨任務、獲取任務獎勵的影響,帶動了內銷出貨的繼續增長,而且7月為旺季,季節性因素較為明顯。
綜合來看,國內貨幣供應和融資需求增速都在回落,一方面,代表國內經濟增長高點已經過去,海外補庫結束影響出口增速,內需收到疫情、地產調控和原材料成本高企的制約;另一方面,降準目的在于降低資金價格不在于釋放大量流動性,貨幣還是適度寬松,沒有“大水漫灌”。
銅礦方面,盡管短期部分銅礦出現罷工,但是不改整體銅礦供應增長的趨勢。需求層面,中期需要關注高銅價帶來的消費替代,如鋰電池成本高企會刺激鈉離子電池或者鈉鋰混合電池的發展,而鈉離子電池集流體使用的是鋁箔。
因此,不論是銅桿,還是銅管消費都并不強勁,值得警惕的是隨著精煉銅供應的增長,需求隨著地產調控和中小企業海外訂單的減弱而進一步降溫,那么銅市場可能進入累庫階段,銅價到時會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免費or付費,人類高質量SSL證書怎么選
- 下一篇:“被法人”、虛假登記將被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