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農墾:專家田頭“巡診” 糧食增產有方
2021/8/28 10:10:14 來源:農民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請問專家,我這個田塊雜草怎么除不干凈?”“你用的除草劑產生了抗性,要注意更新藥劑。”“這一塊地,苗發黃是怎么回事?”“主要是缺水缺肥,建議莖葉化除后趁早上水悶“請問專家,我這個田塊雜草怎么除不干凈?”
“你用的除草劑產生了抗性,要注意更新藥劑。”
“這一塊地,苗發黃是怎么回事?”
“主要是缺水缺肥,建議莖葉化除后趁早上水悶草、追肥管理……”
7月以來,安徽農墾集團水稻專家組分兩個小組,跑遍了墾區16個有水稻種植任務的農場,進行田頭“巡診”,開“處方”、解難題。
據悉,安徽農墾集團水稻技術指導專家組成立于2019年6月,由8人組成,都是從墾區各單位抽過來的農業科技人才。農墾集團水稻專家組組長王玉葉扎根農墾基層20年,擁有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正高級職稱,曾獲得全省“538英才工程拔尖人才”稱號。
專家組的主要任務是圍繞水稻產業融合發展,對水稻新品種示范推廣、品種布局、主要病蟲害防治、重點推廣技術措施等開展協作攻關,提出解決和建議方案;在水稻生產關鍵環節進行現場指導服務、開展技術培訓、交流研討等。龍亢農場水稻技術專家劉儉平時除了承擔該場3萬多畝水稻生產技術指導,還兼任阜濛、東風湖、方邱湖等農場的水稻技術“客座”指導,與農場和周邊農村的50多個種糧大戶建立了“點對點”的聯系。
“今年我們關注的重點是水稻苗期病蟲草害的綠色綜合防控。”王玉葉說,“農墾作為農業國家隊,要帶頭推廣綠色優質高效新技術,特別是病蟲草害綠色統防統治、理化誘控、生物防治、肥料減量增效、新型生物農藥等綠色高效生產技術和新產品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秋糧產量和品質。”
與水稻技術指導相對應,農墾集團同步成立了小麥生產技術指導專家組,圍繞小麥產業發展,對小麥新品種示范推廣、品種布局和重點推廣技術措施提出建議方案;圍繞農墾小麥生產中遇到土傳病害、赤霉病、倒伏、穗芽等問題開展協作攻關,提出解決方案;在小麥生產關鍵環節進行現場指導服務,開展技術培訓、交流研討等。小麥專家組組長由皖墾種業生物工程院院長擔任,有利于皖墾種業與農場等單位種子生產的有效銜接,促進農墾種子生產的優化布局和良種良法的推廣應用。
今年以來,安徽農墾集團黨委把專家組開展田管服務納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重要內容,進一步放大“專家組”效應,促進農墾糧食提質增效和職工增收。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水稻專家組為16個農場職工水稻生產梳理和解決了近50個田管技術上的難題。
通過兩年多的運行,安徽農墾初步形成了“以農墾專家組為主體、以基層農技人員為延伸、以系統外專家為補充”的技術指導體系。專家組發揮了技術骨干作用,撬動了農墾水稻、小麥生產的提質增效鏈。今年午季,農墾小麥優質專用化率達到100%,水稻、小麥病蟲害防治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王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