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穆長春:提高數字人民幣可得性
2021/9/27 11:50:16 來源:和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在第十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為國內零售支付市場提供的公共產品,其初心就是推動金融普惠的發展,所以,在數字人民幣的近日,在第十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為國內零售支付市場提供的公共產品,其初心就是推動金融普惠的發展,所以,在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過程中,一直努力落實金融普惠的理念。
穆長春認為,普惠金融的內涵要從四個方面去理解:一是服務可得性,二是成本可負擔,三是可使用、高效率,四是競爭環境公平。
“構建普惠金融體系是有層次的,相輔相成的,包括儲蓄、融資、支付、保險、養老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其中支付服務是普惠金融體系的基石。”穆長春稱。
論壇上,穆長春指出:“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為國內零售支付市場提供的公共產品,其初心就是推動金融普惠的發展,所以,我們在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過程中,一直努力落實金融普惠的理念。”
他表示,落實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增強支付服務的可獲得性,數字人民幣的賬戶松耦合設計,可方便偏遠地區民眾在不持有傳統銀行賬戶的情況下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數字人民幣的可得性,構建分布式數字身份認證體系,為更廣泛的群體提供數字金融身份識別與認證服務。”穆長春表示。
二是在數字人民幣設計上致力降低支付成本,提高可負擔性。三是在數字人民幣設計上提升支付產品使用效率。四是在數字人民幣試點中維護支付市場的公平競爭。一方面,數字人民幣將為不同支付服務機構的創新發展提供公平的準入機會和統一基礎設施,促進市場競爭擇優;另一方面,利用數字人民幣的法償地位打破支付市場中的機構壁壘、工具壁壘和平臺壁壘,實現數字人民幣的全場景支付,提升零售支付服務的可達性和社會總福利水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