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盟石化行業國際合作面臨新機遇
2021/10/14 15:10:23 來源:中國石化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綜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和其他專家觀點,中國和東盟都是世界經濟重要的增長極,也都是發展中國家,既有各自獨特優勢,又有人口眾多、市場規模大、后發潛力足、對石油和綜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和其他專家觀點,中國和東盟都是世界經濟重要的增長極,也都是發展中國家,既有各自獨特優勢,又有人口眾多、市場規模大、后發潛力足、對石油和化工產業都高度重視支持等共同特點。這些都構成了區域石油和化工產業合作共贏的優勢和機遇。
一是東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東盟處在石油和化工產品戰略大通道的關鍵位置,向西經印度洋可達世界重要石油產地中東地區,向東經太平洋可達東亞各國,具有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的天然區位優勢。其中,新加坡充分利用馬六甲海峽作為海上石油通道樞紐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煉油和石油化工產業,裕廊工業區已發展成包括巴斯夫、埃克森美孚、朗盛、三井化學、殼牌和住友化學等跨國公司在內的世界級綜合性石油和化工基地。東盟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占有“地利”優勢,前景十分廣闊。
二是東盟能源資源豐富,與中國的資源互補性強。東盟的石油、天然氣、煤炭、天然橡膠、鉀鹽等能源資源十分豐富,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條件得天獨厚。特別是天然橡膠、鉀鹽都是中國比較缺少的,歷來是雙方合作的重點。東南亞地區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地,也是最重要的天然橡膠出口地,占全球天然橡膠貿易總量的90%以上。中國是東南亞天然橡膠的最大進口國,占東南亞天然橡膠出口量的40%左右。老撾、泰國鉀鹽蘊藏豐富,是中國鉀肥企業重要的海外投資地。
三是中國具有技術研發優勢,石油和化工產業鏈創新和綠色發展能力相對較強。中國從20世紀中期開始,經過70多年的發展,建成了較為完整的石油和化學工業體系,已成為世界石油和化工產業大國,化肥、農藥、純堿、氯堿、橡膠、涂料、合成樹脂等傳統產業的產能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技術裝備水平和能耗環保指標也都處于領先水平。在部分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等新興產業領域,中國企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同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程技術公司具有較強的建設能力,在世界各國開展了大量的工程建設合作。
四是RCEP正式簽署創造了中國—東盟石油和化工行業合作發展的新機遇。RCEP協定覆蓋的人口市場超過了20億,在世界區域性協議中位居前列。RCEP協定在投資、服務、貨物貿易、人員流動和貨物通關等方面作出了新規定,投資采用負面清單管理,政策的棘輪機制將保障投資和服務行業對外開放水平長期不倒退,原油、天然氣、褐煤等基礎能源產品的進口關稅基準稅率相對較低,放寬人員臨時入境準入范圍和延長停留期限,并對進口貨物做出通關預判斷,以縮短貨物到達后的通關時間。同時,區域內各國都把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列為優先選項。中國出臺了行業
“十四五”發展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區、沙老越再生能源走廊等將石油和化工產業作為重點鼓勵投資的行業之一;泰國將煉油、石油和化工原料、塑料產品等列為鼓勵投資的行業;文萊將生產煉油、塑料及合成材料產品作為先鋒產業予以優惠政策支持;越南規劃到2025年集中投資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
目前,東盟國家中新加坡和泰國已批準RCEP協定,非東盟國家中,中國和日本已完成審批程序。15個成員國一致表示,將盡快完成國內審批工作,爭取RCEP在明年初正式生效和實施。RCEP協定為中國—東盟開展石油和化工產業合作創造了新機遇,必將有力促進雙方石油和化工產業在區域供應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和發展。
轉自:中國石化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創近7年新高
- 下一篇:發改委:鋼鐵行業2021年1-8月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