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進口原糧儲備有了新突破
2021/11/16 10:49:15 來源:農民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劉久鋒走進貴州貴陽保稅區貴州富之源供應鏈公司的保稅倉庫,一袋袋來自國外的玉米映入眼簾,有的是原籽粒等待加工,有的則被加工成基礎飼料即將運往飼料加工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劉久鋒
走進貴州貴陽保稅區貴州富之源供應鏈公司的保稅倉庫,一袋袋來自國外的玉米映入眼簾,有的是原籽粒等待加工,有的則被加工成基礎飼料即將運往飼料加工企業。
“畜牧業作為貴州山地特色優勢產業,保障優質飼料供應是頭等大事。”貴州富之源集團策劃總監龍先華說,以去年為例,貴州工業玉米需求量750萬噸左右,其中飼料需求量達到270萬噸。
“本地玉米受土壤氣候等因素影響,品質很不穩定,無法達到規模化生產飼料的要求。”龍先華介紹,同等品質的進口玉米在價格上與國內玉米有每噸100至200元的價格差,能夠降低養殖戶的飼料成本,企業也有了利潤空間。
今年8月,貴陽綜保區“富之源100萬噸糧食保稅加工項目”正式投產,標志著貴州首個全牌照進境糧食保稅加工項目正式建成,將加快助推貴州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并成為貴州全省“海-鐵-汽”多式聯運當中重要一環。
“100萬噸糧食保稅加工項目是貴陽綜保區以‘黨建+人才’為支撐,著力工業大突破、要素大融合,全力助推‘強省會’高質量發展之舉。同時,該項目是貴州糧谷產業園的核心部分。”貴陽綜保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滿足國內供給與生產需求,從國外進口大豆、小麥、玉米等谷物糧食原料是調整供給結構不平衡的重要舉措,基于進口糧食可能存在的攜帶有害生物風險,以封閉式的綜合保稅區加強糧食加工管理為基礎,加快引入進境糧食加工項目落地具有重要意義。
“以100萬噸糧食保稅加工項目為核心的貴州糧谷產業園將從烏克蘭等地進口玉米、小麥等原材料,借助欽州港、防城港直通貴陽的物流通道,建立貴州省飼料加工貿易以及養殖企業的信息庫,組建產業聯盟,搭建糧谷產業金融平臺,并開展加工和貿易業務。”龍先華說。
富之源供應鏈公司副總經理張遠寧介紹,現存的大部分玉米是5月底在烏克蘭采購的,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運輸后到達廣西防城港港口,檢疫、入關、保稅物流運輸……3個多月后,這批玉米陸續進入貴陽綜保區的保稅倉庫進行保稅交工。
“境外采購,保稅加工,大大攤薄了企業成本。”張遠寧介紹,以往進口糧食,要在口岸一次性將相關稅收繳清,企業才能獲得該宗貨物的使用,現在保稅區可以實現就地加工,每筆銷售單獨繳納稅收,未銷售貨物只要是在保稅區內就可暫緩繳納。
據悉,貴州糧谷產業園通過糧谷產業金融平臺優勢,計劃引進玉米飼料加工企業、大豆加工企業和小麥加工企業,打造產業集群效應。建成運營后,預計年進口原糧100萬噸,年貿易額約30億元,年稅收約4億元。此外,該項目還將帶動周邊物流、倉儲、餐飲、商超等相關產業聯動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創新驅動蔬菜產業提檔升級
- 下一篇:天津LNG接收站兩座儲罐升頂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