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產業融合 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2021/12/22 13:09: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2月14日,風光旖旎的黃土江畔,玉屏侗鄉風情園中典雅壯觀的傳統侗族木質建筑群,與萬頃松樹林交相輝映。 這個玉屏文旅融合的4A級旅游景區——玉屏侗鄉風情園,占地2358畝12月14日,風光旖旎的黃土江畔,玉屏侗鄉風情園中典雅壯觀的傳統侗族木質建筑群,與萬頃松樹林交相輝映。
這個玉屏文旅融合的4A級旅游景區——玉屏侗鄉風情園,占地2358畝,總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景區集2萬平方米的侗家風情建筑群、鄉愁館、侗繡館、簫笛博物館等景點于一體,與星級酒店、現代購物中心匯集成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樣板。
“在剛過去的侗年佳節中,景區通過長桌宴、高山流水、篝火晚會、侗族歌舞等傳統民俗,吸引了八方賓客前來打卡游玩。”侗鄉風情園景區總經理劉文峰介紹,文旅融合還帶動了本地餐飲、民宿的發展,以及田坪鎮100多名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加速鄉村發展步伐。
在朱家場鎮的農旅融合發展景區茶花泉,配套旅游景點西南國際茶花園項目建設正進入收尾階段。該項目負責人金宇說,立足于油茶文化,景點引進了570余種山茶花品種,建成后將作為玉屏山茶花的試驗基地和基因庫,助推本地旅游業和山茶花市場深度融合發展。
傳統建筑變成風景線,無人問津的山茶花將成為旅游目的地。
既無名山大川,又少名勝古跡的玉屏自治縣,雖然農業興旺、文化繁榮,但因自然山水限制,旅游產業發展起步較晚。2013年以前,該縣沒有一個3A級景區。
如何破題發展?據玉屏自治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楊青介紹,該縣依托武陵山大文化旅游圈和黔桂生態旅游圈雙重輻射的黃金區位,立足自身優勢,加快推進文旅、農旅、體旅、康旅深度融合發展,建成4A景區侗鄉風情園、3A景區茶花泉、7個特色農業觀光示范園、7個鄉村旅游重點村,迅速成為“桃源銅仁”旅游版圖上的一支勁旅。
此外,玉屏還打造了全國首個簫笛專題博物館,先后舉辦了“中日韓簫笛學術研討會”等簫笛文化活動;依托黃桃、油茶等產業開發了花卉觀賞、水果采摘、農事體驗等旅游業態;舉辦了茶花泉山地自行車賽等體育賽事,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
通過構建“農旅+文旅+康旅+體旅”四位一體的生態旅游圈,玉屏實現了旅游精品化、鄉村精美化、文化精彩化、生活精致化、產業精細化、傳播精準化,形成了休閑觀光、康養度假、民俗體驗、美食品嘗、賽事觀賞、購物研學等于一體的旅游產品體系。
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今年1月至9月,玉屏共接待游客573.3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51億元。旅游與產業正深度融合,產業鏈條正不斷延伸,發展中的玉屏正全力實現由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十四五”期間,玉屏將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聚焦建設國際國內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目標,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原則,推進旅游產業大發展,持續打響“簫笛名都·侗聽玉屏”旅游品牌,高質量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轉自:貴州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