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端煤炭需求進入下行區間
2021/12/24 15:09:29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近日舉行的"保供應·促安全·謀發展--能源電力供需安全研討會"上,業內專家判斷,今年我國煤炭的供需緊張態勢已初步緩解,明年煤炭供需形勢大概率會進一步朝寬松方向發展。"由于在近日舉行的"保供應·促安全·謀發展--能源電力供需安全研討會"上,業內專家判斷,今年我國煤炭的供需緊張態勢已初步緩解,明年煤炭供需形勢大概率會進一步朝寬松方向發展。"由于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格局在一定時期內仍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電力保供仍然面臨較大挑戰,仍需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保障能源電力供需安全。"
多因素致煤價高位運行
今年以來,盡管我國煤炭建設規模并沒有明顯增長,但工業生產持續旺盛,拉動我國能源需求快速增長,重點電廠耗煤量增幅維持高位。
受環保、安全督查等因素影響,我國煤炭產能釋放受限,疊加國際通脹傳導因素,導致今年以來煤價飆升、電煤供應緊張,部分地區出現長時間、大范圍有序用電情況。業內人士專家判斷,四季度煤炭需求的環比增幅相較歷年的正常水平會偏低。
"煤炭價格不斷高企,主要是今年煤價受供需偏緊、進口煤補充不足、資金流動性以及投機炒作等因素的影響。"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周朝陽直言,煤價僅在2月底至3月初出現短暫下降,隨即持續快速上行,雖然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保供穩價的政策,但是煤價繼續強勢上行。7月下旬,北方港口5500大卡的煤1000元/噸,進入9月份之后連創歷史新高,9月底煤價突破1750元/噸。通過對煤炭價格行政干預后,10月下旬開始國內煤炭產量及進口煤量增加,電廠庫存快速提升,煤價出現了下行趨勢,11月底北方港煤價比最高點下降1000元/噸。
明年煤炭供需大概率寬松
在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首席分析師郝向斌看來,9月份以來,為適應能源電力保供形勢,國家陸續放開了一些煤炭產能,煤炭庫存得到了快速的補充,因此,四季度煤炭價格總體呈波動下行態勢。
"從需求側來看,2022年煤炭需求基本面總體不強。"郝向斌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煤炭建設規模收縮是大趨勢,另一方面由于海外疫情帶來的訂單消退,所以,經濟帶動的煤炭需求總體是平穩或小幅下降。"從供給側來看,煤炭產能投放力度很大,供給能力增幅顯著。綜合各方因素,預計明年煤炭供需形勢大概率會進一步朝寬松方向發展。"
"2022年電煤供需偏緊的形勢將得到較大緩解。"國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吳姍姍對記者表示,"2021年上半年,全國通過在建煤礦投產、在產煤礦產能核增、煤礦智能化改造擴產、煤礦產能衰減接續項目達產等多種方式,合計新增優質先進產能1.4億噸/年以上。截至7月份,已完成產能置換、正在辦理核增批復的煤礦產能4000萬噸/年以上,加上還有7000萬噸/年的在建煤礦陸續建成投產,8-12月還將新增優質產能近1.1億噸/年。因此,2021年新投產的2.5億噸煤礦將在明年發揮保障供給的作用,煤價有望高位回落。"
需求將穩定在28億噸標煤左右
業內專家一致判斷,化石能源在近期仍然是我國主體能源,隨著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煤炭、石油、天然氣終端需求依次達峰。我國煤炭需求呈下降趨勢。
近日發布的《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2021》也顯示,在我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改革、環境污染治理和低碳發展要求影響下,終端煤炭需求已進入下行區間,2020-2035年期間穩步替代,2035年后替代進一步提速,2040年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占比下降到20%以下,2045年后進一步下降至10%以下,2050年后終端僅有少量煤炭用作原料。
國網能源研究院研究顯示,"十四五"及"十五五"前期,煤炭占一次能源需求總量比重處于高位,2030年后快速下降。我國在"十四五"期間將嚴控煤炭增長,散煤管控和重點行業減煤限煤日趨嚴格,但電力需求增長較快,將推動發電用煤保持高位。總體看,煤炭需求將穩定在28億噸標準煤左右。
"煤炭目前緊平衡態勢還是存在的,僅依靠市場調節煤價讓其回歸合理的空間仍然不夠。"周朝陽建議,國家加大煤價的調控力度,盡快引導動力煤價格回歸綠色區間。此外,國家需持續加快新增煤礦的手續辦理,督促產煤省切實將增量落地,形成常態化的產能;督導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嚴格執行中長期合同,加強已簽訂長協合同的履約監管;優化調配鐵路運輸貨車的類型,加快突破制約運力的"卡脖子"問題,優先對電煤長協合同庫存低的電廠給予支持和保障。(記者 蘇南)
轉自:中國能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