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拎穩“菜籃子”該如何補齊機械化短板?
2022/1/4 10:10:15 來源:農民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前,我國蔬菜生產機械化已從起步轉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但機械化水平還不到40%,遠不能適應蔬菜產業提質增效的需求。蔬菜機械化水平在種植區域、蔬菜種類、生產環節間發展很不均衡當前,我國蔬菜生產機械化已從起步轉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但機械化水平還不到40%,遠不能適應蔬菜產業提質增效的需求。蔬菜機械化水平在種植區域、蔬菜種類、生產環節間發展很不均衡,主要表現為根莖類和葉菜類高于果菜類,耕整地和田間管理高于定植和收獲環節,發達地區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北方平原地區高于南方丘陵地區。為保障我國蔬菜的供給安全,蔬菜機械化該如何發展?又該如何化解蔬菜機械化發展的痛點?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農業農村部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組長、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陳永生。
從供給側和應用側分頭突破
“蔬菜機械化發展的痛點,在供給側表現為適用裝備缺乏和購置成本高,在應用側表現為經營規模小,宜機化條件差,標準化生產水平低,專業化服務能力弱。”陳永生進一步指出,一方面部分環節,比如快速移栽、高效收獲機械仍是空白,既有部分機具性能不穩定,且品種雜、造價高、補貼少,推廣十分困難。另一方面,蔬菜種植土地多為小、散、偏,實現規模化經營難度大,不適于機械作業。此外,標準化生產水平低,嚴重制約機具配套和機械利用率。專業化服務主體弱、服務體系利益機制不完善等也是重要制約因素。
如何化解痛點,陳永生坦言,一是充分發揮行業專家組協同指導作用,上下內外形成合力,尤其是部專家組要與國家和省蔬菜產業體系相關專家加強協同、共同研討、達成共識、形成規范、一起推廣。二是統籌建設高標準蔬菜基地,尤其要重視宜機化建設與改造,選擇條件較好的基地,在政府支持下,協同產、學、研、推各方力量,持續開展全程機械化成套成熟技術與裝備的試驗示范和推廣。三是在引導和支持蔬菜機械社會化服務方面,要總結已有典型,分析存在問題和困難,提出支持政策、運行機制等方面的建議。四是強化關鍵技術裝備多學科聯合攻關,重點圍繞快速移栽、高效收獲、智能作業等瓶頸加強研發。五是制定蔬菜機械化生產的全程技術規范、機具配置方案和機具作業規范,并對規范不斷示范、驗證、完善、發布、推廣。比如重點圍繞去年6月部專家組提出的14種典型模式先試先行。最后,要對重點機具生產廠、種植戶機具購置補貼情況開展調查,在此基礎上完善財政購機補貼體系、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發展蔬菜機械化必須推進種植標準化
當前,我國蔬菜產業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蔬菜種類多、種植模式雜、耕地及設施不規整等問題,蔬菜機械裝備研發及其選型配套往往無所適從,示范推廣也困難重重。“國內外經驗均表明,蔬菜機械化生產是建立在蔬菜種植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基礎之上的。”陳永生告訴記者,蔬菜種植標準化,作為蔬菜機械化的前提和基礎,是目前必須加快解決的重要課題。
“要想在我國推行蔬菜種植標準化、宜機化模式,必須遵循利于優質穩產、配套共用、機具作業三原則。”陳永生解釋道,即在實現機械化生產、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時,要使蔬菜作物達到或接近當地人工作業的產量和質量。為便于各生產環節和生產廠商間的機具集成配套,不同蔬菜基地和蔬菜種類間的機具互通共用,要使種植壟距系列化。此外,為便于機器采收作業,要規定種植行距最小值。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各地蔬菜機械研發、推廣和應用部門積極制定行業、團體或地方標準,積極推動蔬菜生產標準化和宜機化。據不完全統計,2019-2020年間,已發布實施的相關各類標準有16項,另有15項還在研究制定中。“盡管目前還存在各地區、各蔬菜種類及各生產環節標準不銜接甚至相矛盾等問題,但總體還是對蔬菜機械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陳永生評價道。
多方聚力發展蔬菜全程機械化
“我國蔬菜產業要朝著生產經營規模化、生產條件宜機化、種植模式規范化、農機服務社會化、作業全程機械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要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步伐。”陳永生指出,2035年我國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可望達到70%,蔬菜產業將走上高效率、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軌道。
“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陳永生說,蔬菜生產者首先要在提高宜機化基礎條件、調整優化產品時空布局、實施單品適度規模化生產、提升標準化種植水平上大做文章;研究人員要研發更多蔬菜生產適用的技術裝備;農機企業要為市場提供性能良好、質量穩定的機械產品;農業(機)技術推廣人員,要在裝備生產和應用者之間發揮好橋梁作用,做好新產品試驗示范工作,引導蔬菜生產規范化;政府部門應在支持蔬菜機械研發,增加機具購置補貼,引導蔬菜機械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方面發力。
記者了解到,陳永生帶領團隊成員,將研究重點放在蔬菜生產宜機化條件建設、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農機農藝融合的主要標準以及精細整地和高速移栽裝備方面,先后指導完成南京市蔬菜生產宜機化建設工作指引、江蘇省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園區建設指引,提出了綠葉類、甘藍類蔬菜規范化種植模式并在江蘇、上海、湖北、湖南等地推廣應用,對推動全國蔬菜生產宜機化、種植模式規范化產生了積極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中國白羽肉雞自主育種記
- 下一篇:工信部:明年初步建立物聯網基礎安全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