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調查失業率微升 “十四五”就業規劃有哪些重點
2022/1/5 17:3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受到大學生求職高峰的影響,我國7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微升,新冠疫情的多點散發以及洪澇災害等也在對就業產生潛在的影響。針對經濟運行中的這些新情況,國務院常務會提出突出做好保就業受到大學生求職高峰的影響,我國7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微升,新冠疫情的多點散發以及洪澇災害等也在對就業產生潛在的影響。針對經濟運行中的這些新情況,國務院常務會提出突出做好保就業工作。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抓好政策落實,針對經濟運行新情況加強跨周期調節;審議通過“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就業擴容提質。
會議要求,突出做好保就業工作。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加強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和困難群眾就業幫扶,通過穩定就業保障群眾收入和生活。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由于今年大學生畢業人數超過900萬,6、7月份集中進入市場因而相應年齡段失業比例明顯增加,但仍在合理預期之間。下一階段,考慮到部分地區洪澇災害以及新冠變種病毒出現的影響,經濟增長有可能出現一定的下沉壓力,因而對就業應保持謹慎樂觀態度,要出實招、出狠招做好就業工作。
城鎮調查失業率微升
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82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4.7%。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6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6月份持平。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隨著經濟恢復以及就業優先政策的實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有所回落。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略升0.1個百分點。5.1%不僅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也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姚凱說,從1-7月的就業數據來看,得益于我國經濟的穩步恢復,投資、居民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均呈現良好的上升勢頭,牽引就業平穩增長。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對第一財經表示,7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一方面是因為7月是高校畢業生離校月份,同時也是求職高峰,因而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反復、各地洪水災情、行業監管加劇等原因,也造成一定程度失業。
付凌暉認為,7月份,由于大學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一般6月份到7月份之間失業率的上升幅度會比較大。但今年來看,7月份和6月份比,失業率上升幅度比疫情前的水平是要低的,說明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7月中下旬以來,我國多地發生極端天氣、造成嚴重洪澇災害,多省多點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
張成剛認為,新增就業數據僅僅是硬幣的一面。目前我國政府統計中并未公布就業凈變化數據。考慮到疫情災情影響、行業監管加劇、消費和外貿下滑等因素,就業崗位可能出現減少。這些崗位減少并不能夠馬上反映在失業率統計中,存在一定時間的滯后。
今年以來,我國對一些行業加強監管,也造成了一些行業崗位的流失,最突出的是教培行業。
付凌暉表示,因為失業率統計制度建立的時間不長,還不能準確反映特定政策對特定行業、特定群體的影響。
張成剛表示,除了直接的就業數據,還應特別關注消費和外貿數據。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僅3.6%,環比下降0.13%,基本回到疫情前的發展趨勢。消費增速下降再次證明了就業在民生中絕對重要的地位。7月出口增速放緩已在先前預料之中。預計三、四季度外貿可能進一步下降,對就業拉動作用自然也會下降。此外,德爾塔病毒的擴散仍然是巨大的不確定因素。
“十四五”推動就業擴容提質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提出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就業擴容提質。會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城鎮就業壓力依然較大,要繼續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優先位置,強化政府責任,堅持市場主導,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在具體的舉措方面,首先是強化財政、貨幣等政策支持就業的導向,促進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發展,推動服務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多渠道促進靈活就業。
付凌暉表示,從投資來看,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十四五”規劃的一些重大項目會陸續啟動建設。同時隨著經濟恢復,制造業投資在持續回暖。現在制造業企業的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同時企業預期總體穩定,有利于制造業投資增長。
會議提出,強化創業帶動就業,放大就業倍增效應。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縛創業的壁壘,加強創業支持,保護企業家精神,激發勞動者創業積極性。推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健康發展,增加新的就業崗位。
姚凱認為,要圍繞經濟和產業發展精準做好就業推動工作,對于高科技企業、文創產業、生產型和生活型服務業等加大市場性就業的力度;鼓勵圍繞網絡直播、線上學習、網約車、快遞小哥等靈活就業及平臺型就業、線上線下融合等新的就業形態積極推動就業崗位供給。
會議還提出要完善機制和政策,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脫貧人口等就業服務。努力消除就業歧視,加強靈活就業人員和大齡、婦女勞動者等權益保護。面向市場需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
轉自:第一財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