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廣高效節能裝備 電機能效提升計劃發布
2022/1/7 12:32: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和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 《電機能效提升計劃 (2021~2023年)》 (下稱 《計劃》)。專家指出, 《計劃》旨在嚴格執行 《電動機能效限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和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 《電機能效提升計劃 (2021~2023年)》 (下稱 《計劃》)。專家指出, 《計劃》旨在嚴格執行 《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國家標準,進一步強化重點用能設備節能管理,加快高效節能電機推廣應用,持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能效提升目標明確
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計劃》明確指出,到2023年,高效節能電機年產量達到1.7億千瓦,在役高效節能電機占比達到20%以上,實現年節電量490億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15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800萬噸。推廣應用一批關鍵核心材料、部件和工藝技術裝備,形成一批骨干優勢制造企業,促進電機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電機是風機、水泵、壓縮機、機床、傳輸帶等各種設備的驅動裝置,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交通、市政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是用電量較大的耗電終端設備。根據估算,電機能效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每年可節約用電260多億千瓦時。如果電機系統效率提升5~8個百分點,每年節約的電量相當于2~3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
據相關數據,預計2023年我國電機總產量5.7億kW左右,節能電機滲透率達到30%左右,但目前國內高效節能電機滲透率不到10%,這意味著未來兩年每年滲透率提升至少10個點。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 《計劃》的印發,將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電機能效標準實施和能效市場監管,淘汰低效落后電機,加快高效節能電機應用推廣,對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實際的推動意義。
為了實現以上提出的2023年目標, 《計劃》特別指出了接下來電機行業的重點任務,分別是:擴大高效節能電機綠色供給,拓展高效節能電機產業鏈,加快高效節能電機的推廣應用,推進電機系統智能化、數字化提升。
推廣先進節能技術裝備
在擴大高效節能電機綠色供給方面, 《計劃》提出,要積極推進電機系統全生命周期綠色設計,鼓勵通過電機性能優化、鐵芯高效化、機殼輕量化等系統化創新設計,綜合提升電機產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加快高效節能電機關鍵配套材料創新升級,提升高性能電磁線、高磁感低損耗冷軋鋼電工片、輕稀土永磁、水性絕緣漆及防銹漆、低揮發無溶劑浸漬漆等材料綠色化水平;持續提高電機產品綠色制造水平。
在加快高效節能電機推廣應用方面,明確鼓勵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紡織等重點工業行業開展用能設備節能診斷,結合設備能效水平和運行維護情況,評估先進節能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潛力。
《計劃》提出,引導企業實施電機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升級,優先選用高效節能電機,加快淘汰不符合現行國家能效標準要求的落后低效電機。鼓勵企業對低效運行的風機、泵、壓縮機等電機系統開展匹配性節能改造和運行控制優化等。針對變負荷運行工況,推廣2級能效及以上的變頻調速永磁電機。針對使用變速箱、耦合器的傳動系統,鼓勵采用低速直驅和高速直驅式永磁電機。大力發展永磁外轉子電動滾筒、一體式螺桿壓縮機等電動機與負載設備結構一體化設計技術和產品。
提升智能化與產業鏈水平
在推進電機系統智能化、數字化提升方面,《計劃》提出,促進電機生產制造智能化、自動化,鼓勵應用自動嵌線、繞線、機殼組合銑鉆加工、自動沖壓、自動化裝配、自動檢測等設備。加快應用電機智能感知器系列產品、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等,推進電機系統運行數據采集、計算、存儲、通訊一體化。推動電機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企業運維等產業鏈各環節數據監測和信息共享,鼓勵電機系統設備上云。推進電機產品互聯網統一標識和解析技術應用,探索電機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跟蹤管理,鼓勵搭建數字化協同制造平臺,推動生產計劃、工藝技術、物料配送、設備監控與維護、質量管控、物流跟蹤等系統間數據高效交互,集中管控工藝制造和生產管控數據。
促進電機能效升級,還要積極推進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計劃》明確指出,要推動風機、泵、壓縮機等電機系統節能技術研發,加快應用離心式風機、水泵等二次方轉矩特性類負載與高效節能電機匹配技術、低速大轉矩直驅技術、高速直驅技術、伺服驅動技術等,提高電機系統效率和質量。同時,電機行業要推動完善廢舊電機回收利用體系,鼓勵廢舊電機回收利用、電機高效再制造與電機使用企業加強合作,創新電機高效再制造運營模式,加強再制造電機與負載匹配技術研究,推進再制造電機質量控制、工藝裝備和檢測能力建設。組織開展電機高效再制造產品認定,進一步規范再制造電機生產,引導再制造電機產品應用。
此外, 《計劃》還從加強組織實施、嚴格監督管理、強化節能服務和積極宣傳引導方面提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其中嚴格監督管理方面,主管部門將嚴格執行 《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18613-2020)等國家能效標準,加強能效標識符合性檢查,嚴禁購買、使用和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電機產品。組織實施工業專項節能監察,對電機用戶開展能效監管,會同有關部門依法督促企業淘汰達不到強制性能效標準限定值的電機產品。(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突破6200萬噸 中國最大油氣田年產再創新高
- 下一篇:芝加哥農產品期價6日漲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