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政策加碼 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按下“加速鍵”
2022/1/14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期,有關 “碳達峰” “碳中和”的政策密集發布。 可以看到,10月24日,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10月26近期,有關 “碳達峰” “碳中和”的政策密集發布。
可以看到,10月24日,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10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
經中國工業報梳理發現,這些政策均談到 “新能源汽車”,例如,“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 “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等內容。
政策之下,輿論驚呼 “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的時代真的要來了”“新能源車正在革命燃油車”等。如此反映,這說明:新能源車發展將迎來加速度,向燃油車說 “再見”的時間,或許比預期更快。
政策支持 新能源車銷量屢創新高
據特斯拉中國透露,9月共創造出5.6萬輛的月度銷量新紀錄,環比增長27%,同比增長394%。 “相當于每46秒就賣一輛車。”針對今年9月的業績表現,特斯拉中國發布稱。特斯拉的表現,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度之高。
據商務部10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215.7萬輛,同比增長1.9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1.4倍。9月份,銷量35.7萬輛,同比增長1.5倍,再次刷新單月歷史紀錄。
事實上,這一趨勢已延續多年。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10月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21~2035年)》文件中,曾對當前的發展趨勢有了明確的界定: “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2015年以來產銷量、保有量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
“步伐加快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能源行業研究專家嚴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9月22日,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的各行各業都在制定相應的規劃和舉措。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近期,有關 “碳中和” “碳達峰”政策的密集發布,勢必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
“未來,像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汽車公司一定能夠創造更高的銷售紀錄。”嚴凱認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大勢所趨 替代燃油車或加速
“該買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這樣的疑問,近些年來一直困擾消費者。這反映出,在新能源汽車熱賣的同時,不少消費者對其便捷性、性能等方面仍存在不信任。不過,這一現象正在改變。
10月12日,中國質量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為80分 (滿分100分),與燃油汽車持平。其中,純電動汽車用戶滿意度指數80分,再創歷史新高,同比提高2分,連續6年增長。“之前,我開的是一款中高端的傳統燃油車,今年3月接觸新能源汽車。”山東的特斯拉車主劉先生表示,他所駕駛的Model3加速流暢,非常適合新手開,比燃油車少了很多頓挫感。新能源汽車車主北京徐先生則認為,電動車駕駛方面優點主要是提速更直接,沒有變速箱的控制。
正是基于這一滿意度,如今新能源車滲透率也在提高。乘聯會今年10月發布稱,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為21.1%,今年前9個月的滲透率12.6%,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征,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并拉動車市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經過幾年自上而下的動員和宣傳,幾乎沒有人會懷疑電動車取代燃油車這個趨勢。”嚴凱認為,大家的關注點主要在時間的長短上。
瑞信發布最新報告預計,未來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年均復合增速將達到25%,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提高至43%。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預計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售量將達到50%。
有業內人士則分析稱,這幾天發布的相關政策,像一劑強心劑,極大地刺激了中國新能源市場,將加速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進程。
除了國家政策層面,從行業層面來看,還有一大 “加速利器”。“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后,發揮了鯰魚效應,效果是極其明顯的。”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特斯拉的產品技術和設計理念比較先進,引領了行業的發展。同時,特斯拉對中國產業鏈拉動作用特別大,尤其是對電池、電機、電池正負極材料等的推動。
崔東樹還表示,特斯拉還通過降價實現快速的增長。降價效應對車市有很好地促進意義,使整個車市價格進一步下探,使燃油車被新能源車替代的速度進一步加快。(祁曉玲)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