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冰雪旅游熱 農牧民冬閑不再"閑"
2022/1/22 11:09:1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走進冬天的喀納斯景區,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夜幕降臨,景區內的哈納斯村、賈登峪等景點燈火通明,游客品美食、賞雪雕,一派熱鬧景象;在藍天映襯下的賽里木湖景區,游客既可以體驗滑野走進冬天的喀納斯景區,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夜幕降臨,景區內的哈納斯村、賈登峪等景點燈火通明,游客品美食、賞雪雕,一派熱鬧景象;在藍天映襯下的賽里木湖景區,游客既可以體驗滑野雪的刺激,也可以感受泡溫泉的暖心;在烏什縣泉域星空國際滑雪場周邊,農家樂熱氣騰騰,游客暖在心頭。
新疆各地以滑雪場和冬季特色景區為中心,大力發展“冰雪+旅游”“冰雪+體育”等“冰雪+”產業,游客沉浸于冰雪帶來的歡樂,農牧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這個冬季,喀納斯景區從美化亮化景區入手,傾力打造“夜經濟”,在最近開園的創意雪雕園,游客賞雪雕、拍美景,在雪屋吃火鍋,在篝火旁載歌載舞,為寒冷的季節增添了別樣的溫暖。
在以“跳雪”著稱的禾木村,游客感受著從車頂跳雪的快感。“這里的雪很厚、松軟,人從高處跳下去,就藏在雪里不見了,這種體驗非常新鮮刺激。”這是游客尚紅義的感受。
在喀納斯景區,游客還可以坐爬犁、滑雪,看當地人腳踏馬皮滑雪板演繹古老的毛皮滑雪技藝。
當地牧民努爾布拉提說:“最近一段時間,他家的馬拉爬犁往返跑了10余趟,一趟就是200元的收入。有的游客一住下來就是好幾天,留下我的電話隨時聯系我用爬犁。”
喀納斯景區管委會旅游局局長徐智介紹,入冬以來,景區面向全國游客免門票,游客量不少,冬季營業的喀納斯民宿也多了起來。另外,自駕游同比上年增長了不少。
在溫泉縣舉辦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冰雪嘉年華活動中,雪上拔河、押加(一種蒙古族體育活動)、雪地卡丁車、雪地摩托車、單板滑雪讓千余名游客感受到了冰雪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冰雪戶外運動的精彩。
“溫泉縣的冬季旅游有溫泉,也有冰雪,這幾年來游客越來越多,改變了我們過去的冬閑,現在忙起來腳不著地。我今年還擴大了經營,聘請了兩個服務員,忙的時候人手還不夠用。”扎勒木特鄉博格達爾村海利農家樂負責人蔣德龍說。
賽馬、摔跤、姑娘追……民俗表演讓冰天雪地充滿了節日氛圍。日前,在賽里木湖景區舉辦的首屆冬季那達慕大會上,除了傳統競技比賽項目,還有精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民俗表演,以及卡丁車、雪地摩托等冰雪娛樂項目。
“近年來,景區大力發展冰雪旅游,提振消費。通過舉辦賽事、節慶活動提升景區影響力,推動冬季旅游發展,實現一季游到四季游。”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景區以“藍冰”等冰雪奇景為主打品牌,在引進滑雪場的基礎上開發雪地摩托、馬拉爬犁等70多種冬季游項目,豐富了冬游賽湖的產品,讓游客留得住、玩得好。
位于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的泉域星空國際滑雪場從開滑以來,游客就絡繹不絕。附近奧特貝希鄉阿拉薩依村的村民買買提·吐爾遜在這里工作已經兩年,妻子則來古麗·居馬克在游客服務大廳里忙前忙后。
然而在3年前,泉域星空國際滑雪場還是一片渺無人煙的戈壁灘,阿拉薩依村的村民進入冬天就“貓冬”。2020年春節期間,在阿克蘇市務工的買買提夫婦休假回家,看到家門口新修了公路,家家戶戶房屋粉刷一新,外墻還畫上了冰雪主題壁畫。去村委會一問才知道過去村里的一處戈壁灘現在建起了滑雪場,發展起了冰雪旅游,他就和妻子去滑雪場找到了工作。
阿拉薩依村黨支部書記吐爾遜·卡馬力感慨地說:“滑雪場項目建成運行后,給村里很多人提供了就業創業機會,人均收入達3000多元一個月,冰天雪地已經成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新疆冰雪資源得天獨厚,雪季長達四五個月,冰雪文化深厚。近年來,新疆多措并舉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緊抓北京冬奧會舉辦的契機,助力“三億人上冰雪”。
“一個滑雪場的帶動效應顯著,最重要的就是促進附近農牧民就業,除了到滑雪場工作,也可以自己開設農家樂和民宿。目前,新疆正在打造世界級的冰雪產業,聯合吉林省打好冰雪旅游牌,我們還有冬捕、溫泉、跳雪、休閑度假等很多冬季旅游產品,讓更多游客有的玩,也會帶動更多的農牧民腰包鼓起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副廳長侯漢敏說。(王思超)
轉自:中國旅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多部門對美團等11家頭部平臺開展行政指導
- 下一篇:焦點訪談:莫讓盛宴變“剩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