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市一個月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量702萬噸 成交額3.55億元
2022/1/24 9:3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開市一個月來,全國碳市場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到了702萬噸,累計成交額3.55億元。 黃潤秋表示,將審慎穩妥推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開市一個月來,全國碳市場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到了702萬噸,累計成交額3.55億元。
黃潤秋表示,將審慎穩妥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下一步會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同時擴大碳市場的覆蓋范圍,逐步納入更多的高排放行業。
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
全國碳市場于今年7月16日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根據安排,第一個碳市場履約周期納入了全國燃煤發電行業2162家企業,總共覆蓋了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自啟動以來,全國碳市場運行平穩,交易價格也從首日開盤價的每噸48元上升到8月17日收盤價每噸51.76元。官方最新數據顯示,開市一個月來,全國碳市場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到了702萬噸,累計成交額是3.55億元。
黃潤秋表示,全國碳市場建設還是一項重大的制度創新,雖然有很多年的試點基礎,但對于全社會來說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存在很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也還有很多短板和不足。所以在推進過程中,必須審慎穩妥。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修訂完善相關的配套制度和技術規范體系,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
二是強化市場管理,加強碳排放數據的質量管理,強化相關制度的執行落實,加強對全國碳市場各個環節的監管,有效防范市場風險。
三是拓寬覆蓋范圍,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生態環境部將會擴大碳市場的覆蓋范圍,逐步納入更多的高排放行業,逐步豐富交易品種、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提升市場的活躍度,生態環境部會一步一步往前推進有關工作。
繼續編制實施好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行動計劃
今年上半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仍呈持續改善態勢。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9%,優良水體比例同比增長了1.1個百分點。
黃潤秋認為,雖然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目前穩中向好,但下一步要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還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一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仍然偏高,PM2.5濃度依然較高,與達標還有比較大的差距。這是一個挑戰。
二是臭氧濃度顯現逐年上升態勢。據分析,這也主要是因為臭氧的前體物,即氮氧化物和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控制還沒有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去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按照PM2.5與臭氧協同防控思路采取了有力防控措施。所以,2020年臭氧濃度出現了首次降低。
三是大氣污染治理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需要動真碰硬,啃“硬骨頭”,這個“硬骨頭”就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需要在源頭治理上下功夫。
“下一步,我們將咬定青山不放松,繼續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實施好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行動計劃,落實落細各項任務措施,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黃潤秋表示。
持續開展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從2015年開始試點,2016年至2018年完成了第一輪31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督察全覆蓋,以及20個省的督察“回頭看”。2019年開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入第二輪,中央企業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也納入督察范圍中。目前,已經完成了第二輪第三批的督察。
黃潤秋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把共抓長江大保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及實現碳達峰目標等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納入到督察范圍。
黃潤秋強調,督察問題整改始終堅持依法依規,要求地方不搞“一刀切”、“一陣風”的運動式整改,確保整改工作實事求是、落地見效。
他舉例說,控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是今年督察工作重點,不是不讓項目上馬、不讓發展,而是要通過遏制盲目上馬“兩高”項目,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將給地方整改留足合理的整改時間,指導地方堅持“先立后破”,不搞“急轉彎”。
轉自:上海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