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發布 支持有條件的國內旅游企業“走出去”
2022/1/26 9:09:12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指出,旅游成為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的剛性需求,“十三五”期間年人均出游超過4次。“十四五”時期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指出,旅游成為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的剛性需求,“十三五”期間年人均出游超過4次。“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面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規劃》突出旅游業發展的現代化、多樣化和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特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代化是運用互聯網等技術改造旅游業態,增強旅游業設施和運營發展的便利化、智能化。多樣化體現旅游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美好生活需要,滿足個性化專業化的高端服務需求,如發展冰雪等特色旅游,推動旅游向高端化專業化方面發展,豐富旅游供給,滿足多層次、小眾化和專業化的需要。綠色化則體現在旅游業發展適應節能減碳的需要,通過優化空間和科學合理布局,加強文化和旅游的保護,提升發展旅游業的環境承載能力。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規劃》強調旅游業要與創新科技成果結合,實現數字化升級,推進智慧旅游發展。預計基于數字技術開發的創新性旅游產品將成為旅游業未來的新增長點,例如,在我國線下旅游受到疫情持續影響時,以線上云游為特點的“云旅游”實現較快發展,云游景區和數字博物館成為互聯網用戶的新“出游”方式。
受疫情影響,入出境游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何時恢復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規劃》提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依托我國強大旅游市場優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分步有序促進入境旅游,穩步發展出境旅游,持續推進旅游交流合作。
此外,《規劃》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國內旅游企業跟隨中國游客“走出去”,構建海外旅游接待網絡,加強國際化布局,參與全球競爭。
陳靂分析,隨著新冠肺炎疫苗與特效藥的陸續上市,有關專家預計疫情有望在2022年-2023年消退,全球交流活動回歸常態將有利于全球旅游業復蘇。我國旅游資源豐富,人民旅游需求不斷增長,這為國內旅游企業提供了充分保障,一方面企業可以依托中國人民不斷增長的境外旅游需求,實現國際化布局,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建設,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游客,為企業帶來新客源。
“目前我國旅游業在管理、服務、產品等方面,較國外領先企業還存在一定差距,對此,可以從包括加強人才培育、完善旅游監管體系、引導多元化的創新產品與服務發展、提供差異化的財政與金融支持手段等多方面入手,促進我國旅游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實現全球化發展。”陳靂建議。
劉向東表示,下一步還需要在人員往來方面提供簽證和通關便利化等政策支持,同時幫助“走出去”企業與當地政府溝通聯系,引導企業規避地緣政治、經濟、政策、市場風險,增強對“走出去”企業的外事培訓,加強海外外事與旅游的國際化銜接布局。
《規劃》還提出切實為旅游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積極探索支持市場主體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
陳靂表示,隨著我國旅游業全面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十四五”期間旅游業的主要增長來源將以下沉市場為主,針對性的挖掘下沉市場需求,擴大內需,從而帶動旅游業實現較快發展。未來可以從包括鼓勵企業開展特色文旅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相關金融支持服務等方面出臺措施,支持企業進一步發展。
《規劃》明確,到2025年,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更為豐富,大眾旅游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疫情防控基礎更加牢固,科學精準防控要求在旅游業得到全面落實。國內旅游蓬勃發展,出入境旅游有序推進,旅游業國際影響力、競爭力明顯增強,旅游強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轉自:證券日報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