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流通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2022/1/31 10:12:03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商務部不久前發布的《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5年,我國將培育形成5-10家超500億元的專業化、多元化藥品零售根據商務部不久前發布的《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5年,我國將培育形成5-10家超500億元的專業化、多元化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藥品零售連鎖率要接近70%。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意味著,藥品流通效率將大大提高、行業整合將加速,實力薄弱的單體藥店、中小型連鎖藥店或面臨生死考驗。
部署重點任務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藥品流通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行業銷售總額穩中有升,集約化程度繼續提高,持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而“十四五”期間,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意見明確了完善城鄉藥品流通功能、著力提升藥品流通能級、穩步發展數字化藥品流通等六項重點任務,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指導、發揮協會作用三項保障措施。
在完善城鄉藥品流通功能方面,該意見提出要優化行業布局,加快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醫藥物流服務體系;加快農村藥品流通網絡建設,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藥品配送體系;提高城市藥品流通服務能力,支持大中型藥品批發企業結合城市醫療資源調整和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鼓勵零售企業特色化發展。
在著力提升藥品流通能級方面,意見明確要發展現代醫藥物流,推進區域一體化物流的協調發展,鼓勵第三方醫藥物流發展,推動建設一批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和產品信息可追溯的現代中藥材物流基地;發展現代綠色智慧供應鏈,構建技術領先、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現代智慧藥品供應鏈服務體系。
在穩步發展數字化藥品流通方面,意見提出要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加快5G網絡、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優化藥品流通傳統模式,推動行業進行數字化改造與升級;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與電子商務平臺融合發展,發展智慧供應鏈、智慧物流、智慧藥房等新形態,推廣“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等零售新模式,引導線上線下規范發展。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意見發布的意義在于整合藥品零售資源,大大提高流通效率,促進行業長遠發展。未來藥品流通行業整合力度還將持續加大,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壯大流通主體
我國藥品流通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壯大。據商務部發布的《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1萬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6298家、下轄門店31.29萬家,零售單體藥店24.1萬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55.39萬家。
2020年,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73.7%,同比提高0.4%。國藥、上藥、華潤、九州通的3+N格局不變。從市場占有率看,藥品批發企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從銷售增速看,大型藥品批發企業銷售增速放緩。
而2020年藥品零售市場則逆勢增長,同比增長10.1%,增幅顯著高于行業整體水平。居銷售額前100位的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1806億元,占全國零售市場總額的35.3%,國大藥房、大參林、老百姓位列前三。
此外,醫藥電商的迅速發展給藥品流通市場帶來重要的變革與創新。2020年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形勢,加快培養了公眾線上問診、購藥習慣,在線醫療咨詢需求顯著增長,公立醫院也紛紛加入互聯網醫院的建設。據國家衛健委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已建成互聯網醫院超過1100家。線上處方流轉帶動了線上藥品銷售業績快速提高,各大醫藥電商平臺成交活躍度顯著提升。2020年醫藥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達1778億元,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7.4%。
專家表示,按照意見規劃,到2025年,藥品流通行業與我國新發展階段人民健康需要相適應,創新引領、科技賦能、覆蓋城鄉、布局均衡、協同發展、安全便利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更加完善。其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8%以上,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65%以上,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70%。
同時,意見還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與第三方物流、郵政和快遞市場化合作,完善農村藥品流通網絡建設。此外,還對零售藥店的發展指明了穩步發展數字化藥品流通、持續優化流通行業結構、促進對外交流合作三個發展方向。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認為,百強藥品流通企業依托規模和品牌優勢進行高速門店擴張,將進一步加強區域布局優勢,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隨著政策的落地生效,資本等也投入到連鎖藥店布局中,行業頭部效應更加明顯,進一步促進醫藥零售資源的整合。
在變革中成長
事實上,這一企業集中趨勢在2017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時已經作出了安排。該文件提出,推動藥品流通企業轉型升級。打破醫藥產品市場分割、地方保護,推動藥品流通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培育大型現代藥品流通骨干企業。
今年9月,國辦發布的《“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提出深化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常態化制度化實施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持續擴大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范圍。到2025年各省(區、市)國家和省級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品種達500個以上,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品種達5類以上。2022年實現全國基本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集采品種要達到300個以上。
在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的倒逼之下,藥品市場的渠道分化明顯。國藥控股、華潤、九州通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均表示積極迎接變化:2020年的“帶量采購”政策實施,擴充品種,規模擴大和藥價下調,倒逼醫藥批發企業加快創新、轉型,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這一領域將加速淘汰僅依靠傳統經營模式的藥品流通企業。
此次發布的意見也明確強調,在持續優化流通行業結構方面,要求培育壯大流通主體;在促進對外交流合作方面,提出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中醫藥對外貿易;在夯實行業發展基礎方面,提出推進流通標準化建設、強化經營管理能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統計服務體系。(依琰)
轉自:中國商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更嚴更細
- 下一篇:我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達13.6億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