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樣化科技下鄉和技術幫扶 為穩產多產開好頭
2022/2/18 12:34:30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廣東肇慶市懷集絲苗米產業園種植戶 李任貴:用無人機打藥施肥,一天能打幾百畝的田,不僅成本降下來了,產量也提高了。在保證春耕用肥的基礎上,多樣化的科技下鄉和技術幫扶,為今年穩產多產,開好頭、起好步。
一部智能手機,一個登錄密碼,農民在自家田地里,就能登陸廣東現代農業服務管理平臺,聽著技術指導,看著小視頻就可以自己完成集中施肥,多樣化的農技服務已經成為春耕的新的“打開方式”。
廣東肇慶市懷集絲苗米產業園種植戶 李任貴:用無人機打藥施肥,一天能打幾百畝的田,不僅成本降下來了,產量也提高了。
廣東供銷社懷集絲苗米產業園春耕服務隊 吳棟杰:我們與廣東省農科院等多個專家團隊緊密合作,培育新品種,統一種苗供應。
用大數據幫忙,與專業院校、科研單位結合開展云服務,讓農民省錢省心又省力。農資到家的同時,供銷系統在全國2000個線上服務點也同步展開科技指導,專家和技術員在直播間里和農民連線,解決實際困難,科學管理、精準施策。
廣東供銷社春耕技術服務下鄉負責人 吳培堅:正在開展“春風行動”系列惠農活動,每畝節省農藥使用20%,減少用肥5到10公斤。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與棉麻局局長 龍文:通過農資農技大講堂,全系統(供銷合作社)就已經開展了4000多場的送科技下鄉活動,受益農戶500多萬。另外,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上千個供銷春耕服務專班下沉到一線,提供生產技術指導服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