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
2022/2/23 17:36:1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網信辦擬出規定嚴管算法推薦:不得利用算法流量造假、用戶有權選擇關閉 由算法推薦帶來的“信息繭房”和“情緒傳染”效應有望破解。 8月27日,國家網信辦就《互聯網信息服務算網信辦擬出規定嚴管算法推薦:不得利用算法流量造假、用戶有權選擇關閉
由算法推薦帶來的“信息繭房”和“情緒傳染”效應有望破解。
8月27日,國家網信辦就《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應當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1年9月26日。
涵蓋全部互聯網算法提供服務公司
根據征求意見稿,管理規定將適用于在境內應用算法推薦技術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公司。據相關媒體報道顯示,當前基于算法的個性化內容推送已占整個互聯網信息內容分發的70%左右。算法推薦可以說已經成為各平臺“基本操作”。市場分析指出,這些公司將包括滴滴、抖音、快手、今日頭條、微博、知乎、美團、餓了么等等。
征求意見稿提出,鼓勵相關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自律制度和行業準則,組織制定行業標準,督促指導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服務規范、依法提供服務并接受社會監督。
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傳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
征求意見稿中提到,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定期審核、評估、驗證算法機制機理、模型、數據和應用結果等,不得設置誘導用戶沉迷或者高額消費等違背公序良俗的算法模型。
對保護未成年人有特殊安排
一些網絡社交等平臺防沉迷手段較少,容易導致青少年沉迷和盲目模仿,是算法推薦廣被詬病的另一方面。
征求意見稿指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的,應當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義務,并通過開發適合未成年人使用的模式、提供適合未成年人特點的服務等方式,便利未成年人獲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內容。
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用戶推送可能引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為,以及違反社會公德行為、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內容,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文件還明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虛假注冊賬號、非法交易賬號、操縱用戶賬號,或者虛假點贊、評論、轉發、網頁導航等,實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過度推薦、操縱榜單或者檢索結果排序、控制熱搜或者精選等干預信息呈現,實施自我優待、不正當競爭、影響網絡輿論或者規避監管。
8月初,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就曾明確,加強網絡算法研究和引導,開展網絡算法推薦綜合治理,不給錯誤內容提供傳播渠道。
歧視性或者偏見性用戶標簽遭禁止
算法推薦還被認為給“大數據殺熟”所提供了便利。本次文件中再次強調,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
不僅如此,征求意見稿對算法推薦對用戶設置歧視性或者偏見性標簽的行為予以禁止。根據規定,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用戶模型和用戶標簽管理,完善記入用戶模型的興趣點規則,不得將違法和不良信息關鍵詞記入用戶興趣點或者作為用戶標簽并據以推送信息內容,不得設置歧視性或者偏見性用戶標簽。
近日表決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要求,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信息推送、商業營銷,應當同時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個人提供便捷的拒絕方式。
這一點在征求意見中有所體現,征求意見稿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用戶選擇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相關服務。
網信辦將對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分類分級管理
根據征求意見稿,國家網信部門建立分類分級管理制度,根據算法推薦服務的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內容類別、用戶規模、算法推薦技術處理的數據敏感程度、對用戶行為的干預程度等對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實施分類分級管理。
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履行備案手續。
此外,征求意見稿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完善算法推薦服務管理機制,對算法推薦服務日志等信息進行留存,留存期限不少于六個月,并在相關執法部門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薛軍認為,除了法律規定明確外,可以建立某種社會化的評議機制,對平臺運用算法產生的后果進行評價,要求平臺基于公共價值予以優化。
轉自:證券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