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雙碳穩步落地,在有福之州見證“碳足跡“走進千行百業
2022/3/14 14:59:59 來源:鳳凰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關于碳達峰及碳中和而言,“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這件事,要按照全國布局來統籌考慮。關于碳達峰及碳中和而言,“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這件事,要按照全國布局來統籌考慮。‘雙碳’目標是全國來看的,哪里減,哪里清零,哪里還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為保能源的措施還要增加,都要從全國角度來衡量。” 急不得也慢不得。穩扎穩打,步履堅實。“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
對于綠色轉型,數字技術正是“立“的關鍵手段。根據信通院《2021數字碳中和白皮書》,信息通信技術(ICT)推動我國經濟部門深度減排的力度在逐步加強,數字賦能碳減排的潛力巨大。ICT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能力底座之一,意在構建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采集、監測、量化、審計和交易體系。一方面為企業用戶提供產業升級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可信的碳排放宏觀數據。白皮書指出,我國碳排放的大戶包括電力、工業、交通和建筑等領域。數字技術賦能碳減排,將主要聚焦上述重點行業。
低碳交通的核心是控制資源占用、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為了推動交通運輸領域低碳發展,國家電網結合電網建設,創新研發了新能源運營車輛平臺。該平臺包括3個系統——城配物流共享平臺,實現車、樁、貨、人之間的聯動;大數據選址平臺,通過深挖運營車輛的熱點路線、周邊商圈等相關大數據對充電站科學選址;智能運維管理平臺,實現資產可視化管理。據悉,國家電網新能源運營車輛平臺已簽約121座場站,投運88座。運營場站效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2.5倍,服務車輛近300萬車次,實現電能替代6200多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5.4萬噸。南方電網也在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降低化石能源占比。預計到2023年,粵港澳灣區新型電力系統先行示范區,非化石能源消納率達100%;2030年,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90%,全力服務南方五省區及港澳地區降排減碳,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實現。
國家電網參展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
南方電網參展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
對于工業領域,高能耗的鋼鐵、化工等企業的水、電、氣、熱等使用量通過云端部署的能耗云平臺進行全面監測,可幫忙企業實現用能安全及精細化管理;對通用生產設備,如空壓機、中央空調、冷卻水循環系統等進行智控,智能診斷降低企業運維成本10%-30%,多種控制策略、設備智能開關機及AI智能調參實現整體節能5%-30%。中國石化通過網絡切片+MEC(邊緣計算)+UPF(用戶面功能)下沉到企業,形成一套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石油化工企業整體解決方案,在眾多場景實現節電減排,節省燃料的減排貢獻,預計到2030年燃料消耗可節省5%,到2050年可節省14%。
在建筑領域,碳排放可以按建材生產、建材運輸、建筑施工、建筑運營、建筑維修、建筑拆解、廢棄物處理這7個環節形成全生命周期認知視角,強化建筑綠色化、工業化趨勢,通過改革和創新來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例如天津水泥設計研究院推出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數字化平臺,實現從建筑材料原料開采、生產制造,建筑物施工和全使用周期、拆解回收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估,挖掘全產業鏈各環節減排潛力。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參展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
不僅如此,更多行業也在穩步落地數字化轉型以助力雙碳目標。例如中國華能針對高寒地區實施智慧供熱,通過開發熱網智能設備管理及大數據預警分析平臺,實現熱網設備的健康度檢測、狀態診斷和故障提前預警等功能,試點熱力站測試期間熱耗降低8.3%,電耗降低24.3%,節水16%。東方電氣iPACOM風電智慧系統深度結合CPS信息物理系統、工業大數據和邊緣計算,通過數字化建模系統分析,可賦能建設技術先進、智能運維、電網友好、造價最優的風電場。ABB從能源端到用電端,提供全系列電氣化、數字化產品及解決方案,聚焦清潔能源利用、能源效率優化、電氣化率提升三大領域,助力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行業提升能源效率,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雙碳之路漫漫而修遠,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已邀請上述企業單位進行“數字雙碳”成果展示,華為、特斯拉、螞蟻集團、遠光軟件、天目數據、星云股份等千行百業的“碳排放”先鋒也將加入。組委會歡迎更多踐行“數字碳足跡“的企業單位來到現場,一起探討促進碳管理數字化高效化,共同探索后疫情時代“數字化“與”綠色化“的經濟復蘇之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