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鎳期貨事件”談如何提升中國鎳供應鏈安全
2022/4/7 15:10:57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敬畏市場 尊重市場——從“鎳期貨事件”談如何提升中國鎳供應鏈安全 新世紀以來,隨著鎳產業裝備工藝技術不斷的突破,以及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鎳產業格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敬畏市場 尊重市場——從“鎳期貨事件”談如何提升中國鎳供應鏈安全
新世紀以來,隨著鎳產業裝備工藝技術不斷的突破,以及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鎳產業格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而中資企業在推動全球鎳產業格局的變革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時,也為全球鎳供應鏈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今年3月份的倫鎳期貨價格史無前例地兩天暴漲248%,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實體企業造成了嚴重傷害。為此,筆者從近年來鎳產業格局變化,結合此次“鎳期貨事件”,就如何提升中國鎳供應鏈安全問題談幾點啟示。
全球鎳產業格局變化
從消費規模上看,鎳消費規�?焖贁U大,而中國是全球鎳消費主要貢獻者。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鎳業分會的統計,2021年,全球原生鎳消費達276萬噸,同比增長15.9%,是2001年消費量的1.5倍。其中,2021年,中國生鎳消費量達154.2萬噸,同比增長14%,是2001年消費的18倍,全球消費占比由2001年的4.5%上升至目前的56%�?梢哉f,新世紀以來全球鎳消費增量的90%來自中國。
從消費結構上看,不銹鋼消費基本穩定,電池領域用鎳數量占比不斷提高。近兩年來,新能源領域正引領全球原生鎳消費的增長。據統計,2001年,在中國鎳的消費結構里,不銹鋼用鎳占比約為70%,電鍍用鎳占比為15%,而電池用鎳占比僅為5%。到2021年,中國鎳消費中不銹鋼用鎳占比約為74%;電池用鎳占比上升到15%;電鍍用鎳占比下降至5%。從未來看,隨著新能源產業進入快車道,對鎳的需求還會增加,而電池在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還會進一步提高。
從原料供應格局上看,鎳原料已由硫化鎳礦為主轉換為紅土鎳礦和硫化鎳礦共同主導的格局。曾經的鎳資源是以全球資源非常集中的硫化鎳礦為主,而硫化鎳資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中國等國家,約占當時全球鎳總資儲量的50%以上。新世紀以來,中國在紅土鎳礦-鎳鐵技術的運用與推動下,印尼和菲律賓的紅土鎳礦得到大規模的開發與應用。2021年,印尼成為全球第一大鎳生產國,這是中國技術、資金和印尼資源相結合的成果,中國與印尼的合作為全球鎳供應鏈的繁榮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從產品結構看,流通領域鎳產品正在向多元化發展。鎳業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在全球原生鎳產量中,精煉鎳占主要地位,另外,少部分為鎳鐵和鎳鹽;到2021年,在全球原生鎳產量中,精煉鎳產量占比已下降至33%,而NPI(含鎳生鐵)含鎳產量占比已上升至50%,傳統鎳鐵和鎳鹽占比為17%。預計到2025年,在全球原生鎳產量中,精煉鎳占比還將進一步下降。另外,從中國原生鎳產品結構看,約有63%的產品是NPI(含鎳生鐵),約有25%的產品為精煉鎳,約有12%的產品是鎳鹽。
從市場主體變化看,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鎳供應鏈的主力軍。鎳業分會統計數據顯示,在2021年國內67.7萬噸原生鎳產量中,山東鑫海、青山實業、德龍鎳業、唐山凱源、宿遷翔翔、廣西銀億等前五大民營企業原生鎳產量占比達62.8%。尤其是在境外產業布局方面,在有境外投資的企業中,民企占比高達75%以上,并在印尼形成了紅土鎳礦開發-鎳鐵-不銹鋼生產的完整產業鏈條。
此次“鎳期貨事件”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及暴露出的問題
一是3月7-8日LME鎳期貨價格出現暴力拉升,2天累計漲幅達248%,直接導致期貨市場LME停盤、上期所滬鎳連續漲跌停。期貨價格不僅失去了對現貨價格的指導意義,給企業原料采購、套保形成了障礙和困難,還擾亂了鎳上下游正常生產經營,對全球鎳及上下游相關實體企業造成了嚴重傷害。
二是“鎳期貨事件”從外部表象看是企業風控意識不強、企業對金融期貨市場的敬畏不夠、LME期貨市場風險管理機制不到位和地緣政治突變疊加的結果。但從內因看,本次事件暴露了當前西方期貨市場遠離生產、消費地區,已不能滿足實體產業需要以及鎳衍生品期貨孕育發展沒有跟上產業發展變化的問題。當前,西方等發達經濟體既不是有色金屬的消費大國,也不是主產國,雖然倉儲布局遍布全球,但港口倉庫和倉儲公司多為歐洲老牌貿易商掌控,同時,由于缺少有效風險控制手段,實體企業在運用其期貨工具時存在隱患。另外,鎳衍生品期貨培育發展沒有跟上,也增加了涉鎳周邊產品企業在實施產品保值時的交易風險。
關于提升中國鎳供應鏈安全問題的幾點啟示
一是堅持底線思維,把握風險防控的主動權。有色金屬行業具有市場化、國際化、金融化的典型特征。因此,行業企業要提高防范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提高對風險管理工具的運用水平。實體企業要尊重市場,敬畏市場,規范經營,企業“走出去”要充分熟悉國際市場規則,做好突發事件應對預案,避免被海外投機金融資本圍獵絞殺。中資企業應該深刻吸取經驗教訓。
二是加速推進中國鎳期貨國際化進程,提升中國大宗商品定價能力�!版嚻谪浭录蓖癸@了推進相關有色金屬品種期貨國際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尤其是在加速鋁、鎳、鋅等品種國際板推進方面。在頂層設計下,倘若資源國能采用“國際平臺、保稅交割、凈價交易、人民幣計價”的市場化采銷定價模式,不僅能夠樹立中國堅定市場化貿易的形象,提升中國大宗商品定價能力,還能夠降低境外中資企業套保風險。另外,要強化對鎳產業格局變化方面的研究,抓緊培育鎳衍生品期貨品種。
三是推動建立多元化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體系。中國鎳等新能源礦產發展長期向好和大量進口原料的根本局面不可改變。因此,必須統籌謀劃國家儲備體系建設,政府和骨干企業探索建立統籌兼顧的、將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儲備體系, 有效地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進一步保障全產業鏈的供應鏈安全。
四是積極加入國際組織,主動參與全球治理。近年來,全球鎳礦投資新增項目多數由中國企業主導,中資企業在境外項目的實施情況直接影響全球有色金屬市場的穩定。與在礦業市場占有的份額相比,中國在有關國際組織中發揮的作用相對較弱。如中國目前尚未加入國際鎳研究小組(國家會員),在國際會議上只能作為觀察員列席會議。因此,建議政府從財政方面支持行業協會加入國際組織,參與全球治理,發出中國聲音。(作者: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重金屬部主任 段紹甫)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約為183GW
- 下一篇:“云安全”爭奪戰拉開戰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