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旅游景區“紓困提振”行動啟動 幫助景區爬坡過坎
2022/7/22 11:09:12 來源:中國旅游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為助力廣大景區盡快恢復元氣、提振發展信心,近日,中國旅游景區協會聯合中國旅行社協會、中國旅游車船協會共同發起“紓困提振”行動,意在切實為景區辦好事、辦實事,幫助景區爬坡過坎為助力廣大景區盡快恢復元氣、提振發展信心,近日,中國旅游景區協會聯合中國旅行社協會、中國旅游車船協會共同發起“紓困提振”行動,意在切實為景區辦好事、辦實事,幫助景區爬坡過坎。
“十送”行動回應需求
“疫情發生三年來,廣大景區步履維艱,景區業者也是身心疲憊。前期,我們通過問卷、座談會、電話訪談等多種形式對全國多個不同類型的景區進行了調研,了解不同景區的具體需求。”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秘書長霍建軍說,隨著各項扶持政策措施持續發力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6月以來,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動逐步恢復,市場開始回暖。但另一方面,文化和旅游企業依然面臨較大困難,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壓力依然很大。
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紓困提振”行動提出了“景區服務‘十送’行動”和“景區互助提振行動”兩部分內容。其中,“景區服務‘十送’行動”,即依托全國各省景區(旅游)協會、中景協各專業技術委員會、各類景區服務供應商企業,搭建景區紓困提振項目服務平臺,從實際出發,為景區“送智慧、送標準、送規劃、送培訓、送業態、送產品、送技術、送安全、送客源、送裝備”,并成立了“景區服務‘十送’行動”項目推進組,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為景區在產品、服務和項目上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
“送智慧”項目推進組負責人中國旅游研究院博士戰冬梅說:“旅游企業可能對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相關紓困政策較為熟悉,但這兩年,國家多個部委聯合出臺了一些促進服務業恢復發展的政策,估計旅游企業系統把握起來比較困難。我們會組織行業相關專家,對紓困政策進行匯總整理,并組織專家進行解讀宣講。”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委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的通知。在戰冬梅看來,各類旅游市場主體不僅要關注針對旅游業的政策,也要關注服務業共同適用的紓困扶持政策。
戰冬梅解釋,“‘共同適用’可以理解為,旅游企業可以直接享受文件所列的政策紅利。從文本角度看,政策規定得很細致,也非常方便操作。”
比如,《政策》中提到:2022年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繼續分別按10%和15%加計抵減應納稅額;將“六稅兩費”適用范圍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展到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對不裁員和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中小微企業的返還比例從60%最高提至90%。戰冬梅介紹,從統計數據來看,絕大多數旅游企業特別是旅行社都屬于小型微利企業。旅游企業研究并用好十條普惠政策,爭取所在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切實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和財務費用,降低經營壓力。
北京歡樂谷副總經理李偉說:“目前旅游企業仍面臨較大困難,希望能進一步加大金融定向支持力度,為行業恢復發展添勁加力。”
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理事長姚軍表示,作為政府與行業間的橋梁紐帶,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積極將真實的行業發展情況反饋到旅游管理部門,在出臺幫扶紓困政策、建立健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法規和預案、對接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等方面提供更精準的可行性方案。同時,協會還將做好資源和信息的互通,對接好各景區的實際需求。
著眼產品業態創新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今年從端午假期以來,從出游距離、目的地游憩半徑和消費活躍度看,旅游市場呈現明顯的活力。疫情發生以來,空間的收縮并不能阻擋人們的文化參與和旅游消費熱情,人們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增長。“從長遠來看,中國旅游業的基本面沒有變,市場需求仍然潛力巨大。”
同時,戴斌也強調:“去景區化是必然趨勢,旅游空間和文旅消費場景不斷拓展,在自助出行、自主消費的新時代,從戲劇場到菜市場,都是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
面對新趨勢、新需求,中國旅行社協會監事長任軍認為,“紓困提振”行動需要突出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廣”,擴大“紓困提振”行動服務覆蓋;二是“實”,“紓困提振”行動應在幫助景區產品創新、經營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著力,為更多景區及旅游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三是“統”,保持“紓困提振”行動產品、服務、項目的系統性、持續性和銜接性;四是“快”,爭取“紓困提振”行動的產品、服務、項目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快落地、早落地,在幫助景區強化“疫中生存”能力中發揮重要作用。
個性化、散客化、高品質正在成為明顯的旅游消費趨勢。對此,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消費升級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子洋表示,“送業態”是要幫扶景區挖掘在地的文化內涵,鏈接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建立多元消費場景,推動業態創新,通過沉浸式體驗、劇本殺、夜經濟、體旅融合等內容激發景區內生活力,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景區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黎筱筱強調:“游客需求是景區產品升級和開發的出發點與歸屬,景區在創新產品時一定要挖掘當地文化特色,不可‘照搬照抄’”。
針對目前的露營熱,在“十送”服務中特別提到了“送裝備”。中國旅游車船協會秘書長宋磊說:“將營地嫁接進入景區,配套完善住宿、餐飲、休閑、娛樂、戶外運動和特種活動項目,可以形成多元化的內容互補,提高景區的吸引力和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有力推動觀光旅游向休閑經濟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營地布局、營地規劃、營地裝備需要專業機構的介入支持”。
互助互推安全至上
“今年上半年閉館了80天,旅游行業真的是太艱難了。”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院長王志強感嘆,景區在強調自救的同時也應該互相幫助。
“紓困提振”行動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景區互助提振行動”,即以“景區聯動、共享共贏”為宗旨,組織全國景區成立“景區互助提振行動組”,充分發揮景區各自優勢,彼此之間資源共享、客源互送、線路互推、信息互通、市場互融、聯合推介,形成發展合力,共同推動旅游市場發展。
在“紓困提振”行動啟動現場,東北旅游景區聯盟、長三角旅游景區聯盟、西南旅游景區聯盟負責人表示,要在景區廣告資源互換、景區門票聯動銷售、景區巡回促銷推薦、景區管理經驗交流上加強溝通與合作。部分景區業者表示,目前,區域性景區聯盟內部聯系比較松散,要想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統一行動非常重要。
另外,還要加強景區新媒體營銷的互助。黃山云上游新媒體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晴天說:“旅游直播,連接著用戶與目的地、酒店、景區、旅行社乃至整個旅游供應鏈,極大地拓展了旅游服務的時空和場景,延長了游客的體驗和消費鏈條,也拉動著整個行業的系統升級。”她也帶來了一個令業者振奮的好消息,黃山旅游直播帶貨的銷售額正在不斷攀升,也希望幫助有需要的景區開展數字升級、內容共創、達人孵化、優質農產品直播等工作。
“在整個旅游行業渴望復蘇的背景下,這個暑期包括下半年的中秋游、國慶游,可能長期壓抑的市場需求會爆發。這個時候,旅游服務管理跟不上,安全有隱患,就容易出問題。”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景區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劉鋒說,在艱難的時刻,更需要加強景區管理與培訓,讓整個團隊持續保持學習狀態,梳理管理不足,強化崗位培訓,明確責任分工,以便更好地服務游客。
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唐兵提到,暑期游面臨高溫、天氣多變等復雜情況,景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切實排查安全隱患,做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
這個暑期,景區會迎來復蘇的“春天”嗎?在旅游景區“紓困提振”行動啟動現場,工信部近日發布的公告“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引發熱議。廣大業者認為,這對文旅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跨省游逐步復蘇將極大增強旅游市場的活力。
正如戴斌所言:政策千萬條,市場第一條。市場起來了,企業有生意做了,旅游業自然就復蘇了。(曹燕)
轉自:中國旅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