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屆中國匠人大會“IP舊藝 共創新生”高峰論壇召開
2022/8/31 22:48: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8月23日,第四屆中國匠人大會“IP舊藝 共創新生”高峰論壇在成都高新區召開。論壇針對中國傳統手藝,以“新生”為命題,啟動2022年共同成長計劃,進行了以“共創營”模式為傳統手藝賦能的主題方向討論8月23日,第四屆中國匠人大會“IP舊藝 共創新生”高峰論壇在成都高新區召開。論壇針對中國傳統手藝,以“新生”為命題,啟動2022年共同成長計劃,進行了以“共創營”模式為傳統手藝賦能的主題方向討論,是手藝人、設計師和商業品牌間一次靈感激蕩的“新生”聚會。北京共同成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國守藝人IP發起人、商廣協非遺推動委員會秘書長羅易成,山西上黨女紅傳承人高艷青,及第品牌咨詢創意合伙人、中國頂級平面設計師、中國設計權力榜TOP100設計師朱小海,不是美術館創始人、著名策展人刁勇,長城葡萄酒桑干酒莊總經理兼總釀造師于慶泉,印主題旅居創始人、貴州青于藍聯合創始人韓永坤,借宿執行總裁桂斌,Good one舊物倉創始人楊函憬,MOOCOOL蘑菇輕藝術策展市集創始人鄒昀希等出席論壇并發言。“中國守藝人”IP發起人薛晨主持。“IP舊藝 共創新生”高峰論壇現場
論壇開始,現場舉行了中國商務廣告協會非遺及老字號傳承工作推動委員會揭牌儀式暨舊藝#新生#共同成長計劃啟動儀式,由大會創建人趙普和羅易成、薛晨、刁勇、朱小海等嘉賓共同揭牌。該委員會旨在借助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有效推動非遺及傳統老字號傳承創新,將傳統手藝進行現代表達,并且能夠跟市場接軌,實現商業轉化,賦能傳統手工藝產業發展。
中國商務廣告協會非遺及老字號傳承工作推動委員會揭牌儀式
中國守藝人IP、共同成長計劃聯合發起人羅易成在開場演講中向大家介紹了“共同成長計劃”。他表示,這個計劃是工作推動委員會很重要的落地項目,去發動消費前沿的設計師和商業人才,通過采風跨界創作、成果展演輸出的模式,實現廣告圈層與守藝人圈層的共同成長。他在演講中提到,廣告一直在消費的前沿,守藝人是消費的末端,從前沿到末端的這個通道需要打通激活,讓守藝人也可以被傳播,也可以因此產生一些收益,只有這樣才是共同成長。
共同成長計劃聯合發起人羅易成主題演講
山西上黨女紅傳承人高艷青現場展示了自己的布老虎作品,并和羅易成進行了對話。她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在創作過程中關于“舊藝”的往事,同時分享了自己在“新生”方面的實踐。如在當代布老虎的創作中,大膽融入潮流動漫元素,并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印象icon,讓傳統布老虎發散出現代審美,從而獲得更廣泛的關注。
山西上黨女紅傳承人高艷青現場展示作品
第四屆中國匠人大會特別理事、不是美術館創始人、著名策展人刁勇現場分享了三個關于展覽的故事,分別為螢火蟲下的剪紙展、不是美術館以及九九歸一沉浸式藝術展。據他介紹,這三項展覽所發生的背景、展出內容、展覽形式等完全不同,“我們其實是要去發現每一個作品的不同之處,去展示作品跟整個空間的呼應關系,以及展示每一個作品,它不僅僅是一個角度”。
不是美術館創始人、著名策展人刁勇主題演講
中國設計權力榜TOP100設計師朱小海作《#新生#的民間手藝元素在商業品牌設計中的應用》主題演講。在他看來,如何把文化和真正的產品功能與目標受眾的使用習慣變成一個整體,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探索方向。此外他通過分享自己的設計作品,談到了自己心中“偉大的設計”,朱小海表示,設計師需要真正走向民間,走向守藝人,去吸取營養,通過你的視角,讓傳統文化真正走向大眾,真正走在街上。
中國設計權力榜TOP100設計師朱小海主題演講
長城葡萄酒桑干酒莊總經理兼總釀造師于慶泉現場分享了中國葡萄酒和匠心工藝是如何發生關系的。在回顧了中國葡萄酒歷史發展脈絡之后,于慶泉用六方面描述了中國葡萄酒的舊藝新生,包括栽培、釀造、飲酒、器具等,在他看來釀酒其實不難,主要是要發揮它的感官優勢和風土特點,最終希望釀出來的產品讓大家能夠雅俗共享、開心、愉悅。
長城葡萄酒桑干酒莊總經理兼總釀造師于慶泉主題演講
論壇還邀請到了印主題旅居創始人、貴州青于藍聯合創始人韓永坤,借宿執行總裁桂斌,Good one舊物倉創始人楊函憬,MOOCOOL蘑菇輕藝術策展市集創始人鄒昀希,麗江紅谷坡地藝術區總經理謝曉東等嘉賓,現場分享了各自的實戰經驗和在這個過程中積累到的諸多干貨,并著眼于商業落地和產業賦能展開深入探討,為“守藝人”發展謀求更多的方法論。
第四屆中國匠人大會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都市人民政府、故宮博物院指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是海內外傳統產業振興和匠人文化領域至高規格的創意盛會。大會于8月21日至24日在成都高新區召開,匯聚全國各地文化學者、行業專家、文藝大咖及匠人代表等,圍繞傳統產業振興與城市更新、文化滋養與商貿流通、設計再造與品牌新生、案例互鑒與資源鏈接等主要方向展開討論,并在全民匠心傳播和傳統文化產業賦能方面達成多項成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