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玩具業向"專精特新"多元化發展
2022/9/1 14:10:27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受國際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玩具跨國公司美泰、孩之寶、樂高等企業產品最近相繼調價,個別品種升幅甚至高達20%以上。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玩具消費市場受國際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玩具跨國公司美泰、孩之寶、樂高等企業產品最近相繼調價,個別品種升幅甚至高達20%以上。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玩具消費市場,當前中國玩具產業運行情況怎樣?中國國產玩具售價會否跟隨上升?就這些消費者關心的問題,趁第34屆深圳國際玩具展于8月18日到20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舉行之際,記者采訪了中國最大玩具生產基地廣東省玩具協會會長李卓明。
市場嚴峻復雜
李卓明告訴記者,2022年中國玩具產業運行情況復雜嚴峻。
在產品出口方面,1—6月,中國傳統玩具出口213.99億美元,同比增長24.7%,成績雖然看似不錯,但因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生產成本持續上升,不少企業的利潤并不理想,企業經營舉步維艱。更為嚴峻的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的影響,國際市場需求呈走弱趨向,產品出口增幅1月同比上升28.6%,5月降到不足20%。
在國內市場方面,困難同樣不小。由于疫情多點頻發,全國各地的批發市場、商場超市、校外店、精品禮品店、游樂園等主要的玩具流通場所不時關門歇業;電商平臺上的玩具銷售也一度遭遇物流不暢、送達緩慢、消費體驗差的困擾。
在價格方面,當前同業競爭仍比較激烈,所以盡管原料價格飆升令產品售價總體趨向上升,但幅度不大,某些產品如電動童車的市場零售價同比甚至還有所下降。
夯實產業鏈
中國玩具是以出口外向型為主導的產業,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1月正式生效、越南等國疫情隔離措施也陸續解除,東南亞地區玩具企業生產成本遠低于中國,有人因此擔心中國企業的海外訂單會逐漸流失。
對此,李卓明認為,中國玩具業是在市場競爭中發展起來的。以廣東為例,廣東生產出口中國約70%的玩具,占全球市場約50%份額。面對國內外不斷上升的競爭壓力,企業努力自創品牌研發產品提升附加值。到今年一季度,廣東玩具自有品牌出口的“一般貿易”占比升至43.9%,而“加工貿易”下降到27.2%,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玩具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果。實際上,現在中國玩具企業十分注重技術革新,借助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培育孵化也很有成效。
由于玩具的生產技術領先世界水平,國際競爭對手難以取代中國玩具企業的優勢。中美貿易摩擦發生后,有跨國玩具公司嘗試把訂單轉移到別的國家,但因產品質量、工期、服務難以保證,訂單又回流至中國生產商手中。基于玩具企業的技術、產業鏈優勢和整體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中國玩具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繼續保持競爭力。
“專精特新”求突破
企業積極形成“專精特新”差異化發展,是中國玩具產業運行另一個引人關注的動向。
李卓明介紹,雖然中國兒童人均玩具消費水平不高,但人口基數大,是緊跟美國后的世界第二大玩具消費市場,2021年中國傳統玩具消費估算達772.8億元,加上潮玩產品,市場消費超過1000億元。如此大的蛋糕,吸引世界知名玩具企業爭相進入中國搶市場,例如美國“玩具反斗城”持續擴張門店超200家,丹麥“樂高”品牌零售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
面對國際大品牌的強勢競爭,中國玩具品牌除以高性價比競爭外,更以“專精特新”另辟蹊徑。如積木玩具企業就借力當下國內強勁的“國潮經濟”之風,開發出“遼寧號”“故宮”“安徽民居”等極富本土特色的產品。目前,廣東省內的森寶積木、群隆、雄城塑膠、高德斯等多家企業已獲得了各級政府部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
玩具消費多元發展
李卓明告訴記者,盡管今年玩具產業運行情況復雜嚴峻,但在企業努力下,市場已出現一些可喜變化。年初奧運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難求,最近消費者瘋搶肯德基套餐配搭的可達鴨玩具,這背后呈現的是玩具消費已成功向青年群體拓展的趨勢,這將為產業提供更廣闊的拓展領域。目前更有企業趁元宇宙熱嘗試推出NFT玩具(數字玩具藏品),也有所收獲。
轉自:中國商務新聞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