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IF發布2022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認養一頭牛首次上榜,增速排第三
2022/9/15 23:29:2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FBIF發布《2022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評選出營收前100名的本土食品飲料企業,受到業內外廣泛關注。近日,FBIF發布《2022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評選出營收前100名的本土食品飲料企業,受到業內外廣泛關注。據悉,FBIF是專注于食品飲料領域的消費媒體平臺,在行業內具有廣泛的關注度和較大的影響力。今年是FBIF百強榜單第六次發布,榜單選取了362家本土(含港澳臺)食品飲料企業,以2021年年度業績為主要依據,篩選出百家領跑企業,為行業提供了權威參考,。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占據榜單頭兩位的伊利股份和貴州茅臺,雙雙邁過千億大關,而新銳乳企認養一頭牛今年首度上榜,成為榜單上的新面孔。
頭部企業過千億,食品飲料行業翻開新一頁
與去年的榜單相同,伊利股份和貴州茅臺仍然雄踞百強榜前兩位,不同的是,上年“逼近千億”的趨勢,如今已經轉化成為跨過千億的事實。
榜單顯示,伊利股份2021年業績達1084.62億元,貴州茅臺2021年業績達1084.62,兩家頭部企業分別代表酒類和乳品兩大品類,率先進入“千億俱樂部”,標志著整個食品飲料行業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乳品、飲料、調味品、酒類等各大品類,均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仔細分析今年百強榜可以發現,隨著娃哈哈的加入,榜單上營收超過500億的企業已經從去年的4家增加到了今年的5家,上榜企業營收超過200億的達到21家,較去年增加5家。另外根據記者查詢今年上榜企業詳細營收數據,絕大多數企業均保持業績正增長。
乳品飲料行業貼近民生,是消費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份頗具分量的百強榜單,很大程度上掃除了一段時間來籠罩消費市場的“低預期”情緒,讓外界直觀地看到,食品飲料行業仍然在穩健發展,深耕行業的企業也得到了市場相應的回應。
此外,除了各品類的頭部企業外,每年入選榜單的新面孔展現新的發展動向,也是外界關注的重點。
認養一頭牛首上榜,增速領跑乳品品類
作為近年來食品飲料行業頗受關注度的新銳乳企,認養一頭牛今年首次入選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位列榜單第96位。
在眾多年輕的消費品牌之中,認養一頭牛的產業發展之路顯得相對特別,也格外扎實。據了解,2016年,認養一頭牛品牌正式創立,而在此之前,其已經在產業鏈上游進行深耕。從2014年開始,認養一頭牛相繼建立了7 座現代化大型牧場和1座智造基地,推進全產業布局。而經過多年的努力,其產業鏈建設成果逐步顯現。
在牧場運營方面,認養一頭牛六大牧場均過GAP一級認證,以及SQF食品安全和質量規范認證,旗下河北康宏牧場獲評國家農業農村部奶牛標準化示范場、2021國家核心奶牛育種場。精細化養殖成績顯著,據乳業權威雜志《荷斯坦》2020年統計,認養一頭牛奶牛平均單產位列行業前列,達12.5噸以上。
在產能建設方面,認養一頭牛山東智造基地在2021年通過IFS、SQF、BRCGS三大世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代表安全品質管理水平已經與國際接軌。
對于新銳企業而言,產業鏈布局既要有廣度,也要有深度,數字化是做精做深產業鏈的關鍵抓手。而誕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認養一頭牛,已經把數智化寫入企業愿景,打造了貫穿全產業鏈、富有企業特色的數字化升級案例。曾有媒體關注到,認養一頭牛于今年入選浙江省第一批制造業“云上企業”,是75家入選單位中唯一的新消費企業。
目前,得益于供產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布局和大數據的基礎上用戶側精細運營,認養一頭牛迅速成長為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的新銳品牌。
根據此次FBIF2022百強榜數據,增速前十的上榜企業,集中在酒、乳品、飲料三大品類中。
作為今年首次上榜的企業,認養一頭牛以61.94%的增速位列全榜增速第三,乳品類第一,發展勢頭引人矚目。
榜單新面孔,折射市場的哪些期待?
2021年無疑是消費行業的艱難之年,也是眾多消費企業穿越周期之年。不可否認的是,食品飲料品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在市場的不確定性當中,一些企業才顯示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定力。
企業既要看到當下的沖擊,更要看到遠期的市場機會,通過做大做強品牌助推制造業升級發展,中國品牌爆發的時代機遇已經到來。比如去年首次登上FBIF百強榜的元氣森林,今年就大幅上升至榜單前50名,排在第47位,超越諸多傳統食品企業。
而今年首次上榜的酒鬼酒和認養一頭牛,分別排在增速榜的第二和第三位,參照元氣森林的大步快跑,新銳品牌們的發展給外界留下不小的想象空間。
此外,面對市場變化,產業鏈建設真正給消費品牌帶來底氣。以乳品品類中成長迅速的認養一頭牛為例,年輕的品牌早早在各個環節發力,為企業邁穩步、走遠路打下了基礎。消費市場看似瞬息萬變,但消費行業實則橫跨一二三產業,廣大消費者對于全產業鏈、全產品鏈發展共贏的期待,是所有消費品牌當下和未來必須要思考的命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