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技向上,創新逆襲”命名,首屆上襲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2022/9/26 23:17:01 來源:中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2年9月26日,以“科技向上,創新逆襲”命名,以“基礎研究、科學之本、技術之源”為主題的“2022上襲學術年會暨一流大學建設校長院長論壇”成功召開。2022年9月26日,以“科技向上,創新逆襲”命名,以“基礎研究、科學之本、技術之源”為主題的“2022上襲學術年會暨一流大學建設校長院長論壇”成功召開。本次年會作為SXR科技智庫上襲公司成立十五周年系列活動由SXR科技智庫上襲公司主辦,師成Ⓡ達學、中國民協元宇宙工委、TOP10000企業家智庫、中科華數信息科技研究院等機構聯合主辦。主辦方SXR科技智庫創始人及理事長徐亭強調,正在發生的科學研究范式變革為基礎研究發展帶來新機遇。以提出和解決科學問題為根本指向,努力推進基礎研究真正成為科技創新之源、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基礎研究的關鍵在于人才,而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一流大學。一流大學建設的關鍵在于以下幾點:一是要有一流的學術成果;二是要有一流的學者教授;第三是要能吸引到一流的學生求學;四是一定要培養社會需要的一流人才;五是敢于創新開辟新的學科;六是擁有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精神追求。一流大學必然是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才是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為SXR科技智庫上襲公司成立十五周年題詞:科技向上,創新逆襲,并為首屆上襲學術年會召開題詞:基礎研究探源,創新人才為本,大學教育奠基,學科建設為先。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主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原理事長鐘義信為本次年會題詞:如果從事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它的基礎就不僅是數學物理。更加需要關注的基礎是人工智能學科的科學觀和方法論,即它的范式。它是支配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決定性力量。福耀科技大學(暫名)創辦人、福耀高等研究院理事長曹德旺題詞:科技強國,創新逆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緊跟時代步伐,依靠基礎科學技術、堅持擁抱創新,為強國興邦而奮斗。
汕頭大學校長郝志峰在題詞中表示:加強基礎研究是提高原始性創新、顛覆式創新能力、積累智力資本的重要途徑,是建設世界人才高地的重要抓手,是科技創新與技術突破的根本動力和源泉。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信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斌在題詞中強調:加強學術研究與出版實踐的深度融合,對基礎研究創新非常重要。
SXRAM2022上襲學術年會首次召開并正式發布SXR上襲學術影響力排名項目、SXR上襲學術期刊主編聯席會議項目,將通過這兩個項目的籌備、啟動、研究、實踐,針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特別是國內雙一流大學建設的痛點、難點問題,聯合世界一流大學校長、院長、學者、教授,以及世界頂刊、出版社及學術平臺的主編,共同就學術研究范式、學術成果發現、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合、產學研教深度融合,以及學術研究鏈、創新鏈、成果鏈、人才鏈、知識鏈、應用鏈等全鏈融合等進行深入探討,必將有力推動學術研究范式革命與學術思維方法改革。本次年會還重點發布了全球元宇宙人物研究和未來科技創新兩個白皮書,國際應用科技研究院創始人薄智泉對全球200位元宇宙人物進行了多角度研究,中科華數信息科技研究院聯席院長盧建新對影響未來科技創新的100項顛覆性技術進行了多維度分析。
在學術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中林、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三位院士分別作了題為《從“0-1”的科學發現到從1-100的技術創新》《工業元宇宙模式、技術與應用初探》《柔性電子助力人工智能與未來產業發展》的學術報告;汕頭大學校長郝志峰、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分別作了題為《數字經濟推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課程與課堂改革思考》《全球經濟治理發展趨勢與戰略人才培養的要素支撐》《元宇宙發展與挑戰》的學術報告。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如何融合?學術研究與產教研用如何融合?這是目前科學研究尤其是建立一個領域的原創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痛點難點,針對以上問題,清華大學海峽研究院智能網絡計算實驗室主任、飛諾門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沈寓實在題為《高科技產業趨勢和顛覆式創新機遇》,香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學博士后、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人才學博士后、藍源資本創始人及董事局主席廖文劍在題為《運用資本工具,創新產學研一體化新模式》,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在題目為《元宇宙與統一大市場》,中國民協元宇宙工委聯席秘書長高澤龍在題為《元宇宙工程:元宇宙項目的策劃、實施與質量保證》的報告中分別給出解決方案和路徑方法。
由SXR科技智庫創始人及理事長徐亭,代表上襲學術年會組委會公布了首屆上襲獎第二批獲獎名單。“上襲獎(SXR Prize)”由SXR科技智庫于2022年創立,以“科技向上、創新逆襲”為宗旨并命名,表彰并授予在科技創新、持續經營及人類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個人或團隊,弘揚并倡導為科學發展、顛覆創新、思想進步而勇于原創、獨立思想、擔負責任、做出改變、向上逆襲的精神與行動。“上襲獎”由上襲成就獎、上襲研究獎兩個獎項組成,每年一屆。在每年的2月啟動評選,6月公布首批獲獎者名單,9月公布第二批獲獎者名單,11月頒獎。首屆上襲成就獎第二批獎項包括學術成就獎、創新成就獎和公益成就獎,首屆上襲研究獎第二批獎項包括哲學獎、發現獎、未來獎。
上襲成就獎授予為追求科技向上、創新逆襲的科學精神作出突出重大成就的人或團隊,旨在推動科技求真、科技求美、科學進步、持續發展。上襲成就獎第二批獲獎名單: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創所所長、首席科學家王中林院士,憑借在納米發電機發明和壓電電子學、壓電光電子學的原創研究而獲得上襲學術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因在系統仿真及制造業信息化的世界性杰出貢獻,以及提出了云制造概念、對工業元宇宙模式、技術和應用的開拓性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在中國有機電子學與柔性電子學的開拓性研究,獲得首屆上襲創新成就獎;首屆上襲公益成就獎授予福耀集團董事局主席、河仁慈善基金會第一理事長曹德旺。
上襲研究獎授予在原創研究、基礎研究、攻關研究等科學研究、交叉科學研究領域獲得重大開創性成果的個人或團隊,旨在促進科研、敢于發現、研究未來、培育人才。上襲研究獎第二批獲獎名單: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鄔焜教授因最早從事信息哲學研究,將信息概念作為哲學的最基本范疇之一引入哲學,建立了信息哲學,獲得首屆上襲哲學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院長唐本忠院士因發現了反常的AIE現象、解釋了AIE過程的機理,并將AIE效應有效應用等卓越貢獻,獲得首屆上襲發現獎;首屆上襲未來獎授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院士,他帶領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從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成果在美國《科學》發表后,引起了國際學術屆的震動,其成果可能加速信息技術革命進程。
SXR科技智庫上襲公司創始人及理事長徐亭在會上還重點發布了首屆SXR上襲獎頒獎典禮暨上襲科技論壇、首屆SXR上襲創新聯合體理事會暨上襲院士講堂兩個項目。據主辦方介紹,因為系列活動的統籌規劃和疫情影響等因素,原定2022首屆上襲學術年會下半場的三大平行論壇:元宇宙教育論壇、雙一流學術論壇、院士學術圓桌論壇將延期舉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